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IDC预测:疫情之下人工智能增长10%,带动分布式存储增长

张 妮娜

文/浪潮资深存储架构师 叶毓睿

近日,IDC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ICT市场的影响》报告。借此,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中国存储市场走势的影响。

新冠疫情  对存储市场的影响

目前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的一两个月,是物理世界(线下)向数字世界(线上)大迁徙的一次大规模实践:近两周内,每天有十亿设备同时在线,超2亿人在线办公,超1亿学生在线学习。抗“疫”、生活和工作的在线化、数字化,促使个体和组织数字化的比率提升进入到快车道,将加速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对IT市场的影响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类似。从IDC报告里,可以看到疫情对中国IT市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季度,对全年也有一定影响。而在细分领域,疫情对于硬件市场的影响比软件大,对于个人与消费级市场的影响比企业级大。

IDC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IT整体市场下降约10%,这将是中国ICT市场首次出现季度10%的下降,存储市场预计将有15%左右的下降

新冠肺炎对存储市场影响(图片来源:IDC官网)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新的市场机会。在线应用中,如电商、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线上诊疗、AI辅助、教育、影视、短视频、游戏、音乐、阅读、直播、资讯、社交、非接触服务和政务等呈爆发式增长,将扩大服务器、存储、网络通信、负载均衡、管理运维等IT设备或软件的采购需求。例如,短短十几天内,钉钉扩容12万台服务器。

当下的重点在疫情防控,各省地市政府急需将多维数据融合起来,例如交通运输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App的位置数据等,做好个人画像、轨迹追踪,寻找确诊病例尤其是超级传播者的密切接触者。预计类似智慧城市或者城市互联网的应用将不断普及,将催生企业级存储的需求

疫情之下,新兴技术市场仍保持增长

在疫情的影响下,人工智能(简称AI)的需求更加迫切。快速响应是核心,用来帮助控制疫情的蔓延。因为非接触的服务和工作、自动化、快速分析决策和响应的需求等,将会爆发。例如,人脸识别(包括免摘口罩的人脸识别)、AI辅助诊断、应急管理、安防监控、知识图谱、基因研究、医药研发、金融服务、智能配送、各行各业的无人值守(例如零售)、物流运输、个人画像、轨迹追踪、舆情分析等等。另外,疫情趋势预测、风险预警、医疗资源和物质的预测和调配,要做到快速、准确、科学的判断,也需要和AI结合。

从大数据、AI等新兴市场来看,其数据量非常之庞大,可能拥有百万千万,甚至到百亿千亿文件的量级,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湖。以智能语音机器人为例,现在国内的技术已经能做到智能外呼,可针对庞大的客户群,较短时间的问答,相对固定的流程,做到无死角无遗漏并且重复呼叫。不仅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减少了传统呼叫中心人员的聚集,还能实现全面记录会话录音,做到有据可查。当然,与此同时,形成了大量数据的存储,并且需要使用大数据或AI技术进行快速的筛选和准确的分类,将决策分析的结果传递给人,来完成下一步的动作。因此,大数据或AI需要借助一个能力较高的集群,包括服务器和GPU集群、存储集群等,来服务上层业务,分布式存储将成为这些新兴市场的主流载体。AI场景所需存储,不久将成为一个较快增长的存储细分领域。

分布式存储将成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的主流存储载体

随着多维数据的融合,AI的广泛应用,个人和组织数据的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包含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技术的区块链存储将逐步得到重视

人类的发展史,总是和瘟疫纠缠在一起的,为了避免下一次传染病的蔓延,人类需要未雨绸缪,尽可能利用已有经验教训和科技手段来防范。此次疫情过后,物联网和5G技术将快速发展,因为非接触服务能够避免人群聚集,甚至实现无人值守。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非接触服务成为可能,也将催生大量的边缘设备,边缘计算将推动容器和边缘存储的发展。

【0224宅家一课】闪存技术进展及新型存储技术

崔 欢欢

演讲嘉宾: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 方粮先生

2006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6-2015年,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

方粮博士长期从事大容量存储系统研制工程。2003年,参研银河巨型机项目,负责外存系统研制,该项目获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先后获部委级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0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和2009年两次获优秀研究生导师二等奖。2009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扫码查看演讲视频(友情提示:本视频为疫情期间限时免费,请及时“食用”)

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访问视频https://edu.doit.com.cn/videocourse/1560(只需注册即可)

演讲介绍

从移动存储到大系统构成,如今的闪存应用变得极为广泛,闪存构成的固态SSD表现出很好的特性,目前主流的SLC/MLC/TLC都已经有存储产品投入应用。

纵观整体存储市场,SSD与传统磁盘PK,以及前者获得更加广泛的普及,关键依然在于价格。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了解现今闪存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更多的新型存储技术……​​​​

疫情预警升至最高级别 全球存储器价格或大涨?

张 妮娜

今日早间,韩国KOSPI指数低开2.3%,此后指数低开低走。截至发稿时,韩国KOSPI指数大跌2.53%,报2108.07点。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因天皇诞辰补休日休市一日。

消息面上,据韩国媒体报道,截至目前,韩国国内确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达602例,死亡病例升至6例。韩国政府于23日正式发布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最高级别“严重”预警,并设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加大防疫力度。

目前三星电子韩国龟尾市的移动设备工厂已确认发生一例冠状病毒病例,导致其整个工厂关闭至2月24日上午。SK海力士是在上周三(19日)传出有1位员工与武汉肺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另1位员工则已出现疑似肺炎之症状,SK海力士已在上周紧急对800名员工进行隔离。

申港证券认为,存储市场在经历了去年7月西部数据断电事故,以及今年年初三星华城厂断电事故,价格已有趋稳之势。此次又受疫情影响,特别是韩国作为全球存储重地,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可能影响三星、SK海力士工厂正常运营,从而影响全球存储供应导致价格上涨。

存储器在半导体行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约占全球半导体行业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目前国内存储器暂时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但近年已有不少公司取得相当大的突破,建议关注国内存储领域龙头公司。推荐组合: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紫光国微、澜起科技、安集科技。

Commvault任命亚太及日本地区销售副总裁

宋 家雨

中国北京,2020年1月8日——全球企业云和本地环境数据管理软件的公认领导者Commvault(纳斯达克代码:CVLT)宣布任命Callum Eade担任亚太及日本地区(APJ)副总裁。Callum Eade在亚太及日本地区的销售与业务发展方面累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将全权负责推动Commvault在亚太地区各大市场的业务增长。加入Commvault之前,Callum Eade曾在VMware担任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亚太及日本地区副总裁一职,将该部门迅速发展成为VMware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部门之一。

Commvault亚太及日本地区副总裁 Callum Eade

与此同时,Commvault还宣布任命Marco Fanizzi担任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EMEA)副总裁。Marco Fanizzi在企业数据领域并在多个地区拥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将负责推动Commvault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超过70个市场的业务发展。

本次两项高管任命,连同Commvault近期的一系列任命决定,进一步增强Commvault致力于增长的市场战略愿景。在首席营收官Riccardo Di Blasio的领导下,Commvault任命了前EMC高管David Boyle担任美洲地区销售副总裁,并任命了前VMware高管Mercer Rowe,负责推动其全球范围内的渠道战略。

同时,Commvault近期收购了软件定义存储初创公司Hedvig,并全新推出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数据管理和保护产品组合Commvault MetallicTM,为其“云赋能未来”的企业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Callum Eade表示:“目前全球企业都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我很高兴能够在此时加入Commvault。如今,亚太及日本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客户希望从其数据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业务价值。通过收购Hedvig及推出Commvault MetallicTM SaaS产品,Commvault能够以独一无二的实力满足客户的数据需求,并为下一代数据管理打造全新的卓越标准。我乐于接受挑战,并坚信Commvault能够通过其强大的客户基础和创新领导力获得成功。”

Callum Eade不断挑战自我,曾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并为支持癌症慈善事业参加了30多次国际铁人三项比赛。

Commvault首席营收官Riccardo Di Blasio表示:“鉴于亚太及日本区域的多元化,这一职位将负责该区域的一系列职责,因此该职位的要求很高。Callum勇于克服挑战,熟悉亚太及日本地区的多元文化,并非常了解该区域的业务管理。我们很高兴Callum能够加入Commvault,他在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管理区域销售计划的丰富经验,将成为Commvault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将智能融入云网边端,英特尔持续推动科技改进人类社会

谢 世诚

人工智能为自动驾驶鸣锣开道,移动计算创新迈入全新时代,沉浸式体育和娱乐正开启未来……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上,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司睿博(Bob Swan)、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Gregory Bryant、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孙纳颐(Navin Shenoy),以“智能驱动创新”为主题,展现英特尔如何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PC,推动其对人、企业和社会创造积极的影响。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司睿博(Bob Swan)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司睿博表示,越来越多的“物”都越来越像电脑,这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创新实现的。持续的创新为生活创造了新应用、新体验。我们通过发展摩尔定律,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技术。

司睿博解读了全球数据量的惊人增长:2015年以来全球数据量每年增长25%,50%的数据来源于边缘端,全球560亿设备,相当于每个人有7个;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估计达到175ZB,相当于65亿年时长的高清视频内容,而其中只有1%被人工智能模型所处理,所以,智能化只是刚刚开始。

司睿博表示:“为了应对惊人的数据量,我们需要实现更快地传输数据、高效存储和访问数据,以及处理所有数据。这对当前技术和未来技术平台将产生难以置信的影响。5G、人工智能和边缘智能设备,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让数字智能更加激动人心。”

司睿博分享了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的最新业务进展,其中一段演示,以更自然的方式实现自动驾驶汽车(RoboCar)的交通导航。该演示通过独立的传感系统,融合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基于责任敏感安全模型(RSS)的法规科学以及真实冗余等最新科技,充分展示Mobileye如何以独特、创新的方式,令人和车的出行更加安全。

司睿博介绍了英特尔与美国红十字会及其“缺失地图”项目(Missing Maps project)的合作,在改善防灾备灾方面开展的工作。利用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集成的人工智能加速技术,英特尔正在协助美国红十字会及其“缺失地图”项目,为偏远地区绘制高精度的路桥地图,当灾难发生时,能为应急响应提供帮助。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Navin Shenoy)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Navin Shenoy)介绍,Netflix采用最新的视频压缩技术——AV1,以优化Netflix的媒体流服务,并将全球范围的内容带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相较于之前的AVC压缩技术,它能使压缩的效率提升60%以上。英特尔和Netflix继续合作,推动开源高性能编码器(SVT-AV1)的开发,并在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进行了优化,显著地提升了质量和性能以实现商业部署。

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孙纳颐宣布,2020年上半年推出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将包含面向内置人工智能训练加速的全新英特尔DL Boost扩展指令集,与之前的产品系列相比,其训练性能提升高达60%。至强是唯一的内置AI的通用CPU。

与之前的产品系列相比,新款至强处理器其训练性能提升高达60%

3D“运动员追踪”(3DAT)是业内首创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它利用人工智能提供接近实时的数据洞察和可视化,可大幅提升观赛体验。3DAT使用高度灵活的摄像头捕捉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然后应用以英特尔DL Boost优化并由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驱动的算法,从生物力学机制的角度对运动员动作进行分析。孙纳颐宣布,该技术将应用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100米及其它短跑项目的视频回放中。

业内首创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3D“运动员追踪”(3DAT)

英特尔和体育产业正在以“体三维视频”(volumetric video)促进体育赛事观赛体验的变革,这是突破观赛体验极限的重要进展。英特尔 True View合成出体育场馆的全部空间,提供全方位无死角视野,让球迷可以选择从任何有利位置和运动员视角,以流式传输的方式在其设备上观赛。英特尔和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以克利夫兰布朗队与亚利桑那红雀队的比赛为例,展示了“体三维”视频的冲击力。仅在一场NFL比赛的第一节,所产生的数据就超过了3TB/分钟,这种指数级的数据增长,需要超强的计算力才能实现。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Gregory Bryant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Gregory Bryant表示,移动计算作为一个重点领域,英特尔平台级创新将改变人们专注、创造和参与的方式。

首批“雅典娜计划”认证Chromebook细节透露

英特尔“雅典娜计划”创新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包括首批“雅典娜计划”认证Chromebook:“雅典娜计划”认证设计已经过调试、测试和验证,提供非常出色的系统级创新,以及包括电池续航时间、响应一致性、即时唤醒、应用程序兼容性在内的多重优势。截至目前,已有25款设计通过了英特尔的“雅典娜计划”认证,包括首批两款经“雅典娜计划”验证Chromebook——华硕Chromebook Flip (C436)和三星Galaxy Chromebook——是与谷歌合作完成的,Gregory Bryant宣布继续扩展与谷歌的合作。英特尔预计今年还将验证50多款设计,包括Windows和Chrome两类,并为双屏PC制定技术规范目标。

英特尔不断加深与OEM合作伙伴的协同工程开发,基于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来帮助定义全新设备类别,包括全新的双屏和可折叠设计,如联想ThinkPad X1折叠屏电脑以及戴尔Concept Duet,前者采用搭载英特尔混合技术(研发代号:Lakefield)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将于年中出货。

采用搭载采用英特尔混合技术(研发代号Lakefield)的酷睿处理器

Gregory Bryant还发布了英特尔最新概念设备预览版,该设备是一款外形可折叠的OLED显示器(研发代号:Horseshoe Bend)。该设计尺寸与12英寸笔记本电脑相似,配有折叠式触控屏,展开后可逾17英寸。

2019运维大会|日志易荣获先进团队、智能运维优秀案例两项大奖

宋 家雨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指导,云计算和开源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9运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业界首部《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与会嘉宾就DevOps、AIOps等新技术在运维行业的最新实践,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作为本届大会的重磅环节,运维行业高度关注的年度盛典——“2019运维行业年度优秀案例暨《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持续交付评估结果公布”成功举办。本次评选由信通院等权威研究机构监督指导,通过线上投票、公开答辩等环节严格选拔,入围团队和案例代表了中国运维行业的顶级水平。经过激烈角逐,日志易成功摘得“2019运维行业年度先进团队”、“2019运维行业年度优秀案例——智能化运维类”两项大奖。

【2019运维行业年度先进团队 公布现场】

“年度先进团队“旨在表彰致力于运维事业发展,在运维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团队,日志易团队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布了国内首个自研日志搜索分析引擎Beaver,并在300多家大型企业成功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运维行业专家和评委的高度认可。

【2019运维行业年度优秀案例DevOps类和智能化运维类 公布现场】

日志易本次入选的“农信银智能日志中心案例”,极大提升了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智能化运维水平。该平台助农信银平稳支撑了2018、2019两年双十一的流量冲击。项目亮点包括:

1.底层采用日志易自研日志搜索引擎Beaver,性能和易维护性均优于开源产品。

2.通过SPL(Search Processing Language)实现复杂业务模型定制,提升运维效率数十倍。

3.通过交易日志实现40家成员行交易性能集中可视化,并实现全链路交易跟踪与查询。

4. 海量数据集中处理与智能告警模型。

日志易本身对数据并不挑剔使得其本身平台可以作为全文检索的利器、统计分析的工具、告警集中管控的的工具、数据清洗的工具,和数据统一管理分析的平台。在几百家客户实践与案例打磨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从运维角度、业务运营角度、安全角度出发的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新方法。

日志易是一款专业的日志分析产品,对日志进行集中管理,帮助企业进行运维监控、安全合规审计、在线故障快速定位及业务数据关联分析。目前日志易已服务数百家大型企业,包括五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知名城商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大型保险集团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电力能源行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民航业南方航空、深圳航空,政府机关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及机构。日志易的目标是立足于金融、能源、运营商等行业,努力为企业打造高效的“智能日志中心”,助力企业实现智能运维AIOps。

揭秘:深信服在软件定义存储上有哪些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

朱 朋博

按:智能是不是继闪存存储之后数据存储行业又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呢?

2019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阶段,对存储厂商来说,新的数据存储方案都必须有智能元素,或是让存储服务智能应用,或是让存储本身具备智能能力。

老牌数据存储公司是这样,新兴起的数据存储公司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后者作为智能时代下应运而生者,可以更无所顾忌地迎接智能技术的发展浪潮。当然,只靠新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让智能在存储上发挥真正的价值。

2019年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上,深信服基础架构BU(新IT业务)市场总经理兼CTO陈小亮介绍了深信服基于软件定义的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的核心能力。我们来看看,作为存储领域新入局者,深信服是怎么做的?

以下内容根据峰会现场演讲速记整理:

新数据 新需求

陈小亮: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深信服的陈小亮,目前在公司主要负责基础架构业务。深信服的基础架构业务主要包括:桌面云、负载均衡、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以及软件定义存储(SDS)等多个产品和解决方案。今天主要想谈谈存储,与大家分享深信服过去几年在存储或者在软件定义存储方面打造的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与存储相关的技术以及应用上的一些变化。对用户来说,过去的业务更多的是以OA和数据库等传统的数据为主,产生的大多是结构化的数据,数据规模总体不大,每年的增量可能也就几个T。而现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之后,数据增量非常大,使得数据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数据的增长更快了,数据来源更加多样化了,对数据处理的性能要求更高了。

“新数据”的新特点对存储提出了新的需求,总结为以下五点:

第一,当数据变大变多了之后,需要有更大的存储空间,往往需要PB级空间来存储这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第二,深信服认为,未来80%以上的数据都会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特点是占用空间很大,增长非常快速,要求存储有超大规模扩展性。

第三,如今图像类型和视频类型的应用,都在往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分析这个方向发展,想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数据分析结果。而这要求存储有更快的读写和及时响应能力。

第四,数据量变大之后对整个存储底层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了。比如出现故障之后,要求存储能将海量数据快速恢复。

最后一点,我们在现在和未来都会追求数据最大化共享。我们的大数据应用,我们的AI应用,需要把之前使用的大量数据进行重新分析,产生新的价值。这就要我们关注数据的二次利用以及数据共享。

新数据,呼唤智能云存储

基于以上几点,深信服认为,未来需要用一个智能云存储来满足存储需求,需要大量利用标准的X86服务器和软件定义存储技术,来打造一个具备高可靠、高性能,支持智能管理的分布式统一存储。它不仅可以提供大容量、多种类型的存储方案,比如对象存储、文件存储还有块存储。在这个平台上面,还可以集成与数据强相关的应用程序,比如说网盘、备份、容灾、数据分析等等,简化数据分析的过程,加快数据产出新的价值。而深信服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就是这样的一款存储。

听深信服谈存储大家可能会有疑虑,深信服过去是做安全的,什么时候开始做存储了,做得怎么样?

其实,早在2013年,深信服就成立了独立的存储研发部门,当时主要进行软件定义存储的一个布局,并在当年就推出了分布式块存储,把分布式块存储应用到了桌面云上。2015年,分布式块存储又被运用到了超融合上。截至目前,深信服分布式块存储服务的桌面云终端用户达到了95万,超融合用户达到了5,000多家。

五年来,深信服在存储领域积累了大规模部署和实施的经验。2018年年底,深信服基于技术积累发布了独立了分布式存储产品,同时加大了在研发上的投入。目前,深信服存储业务的独立研发人员达到了300多人,其中30%是硕博学历,海内外顶尖博士20多位。这些博士给深信服带来了很多高端技术突破,目前深信服已获得的存储技术专利有68个,同时申请中的专利有30多个,成果显著。

深信服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四大核心能力

五年来,深信服持续打造存储核心能力,总结下来有四大核心能力。

1.海量数据存储和扩展能力

海量数据在存储和使用时通常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元数据索引效率非常低的问题。元数据记录了文件的各种信息,对文件进行的所有操作都会修改、增加、删除元数据。元数据传统的存储方式采用的是目录式,所谓目录式是指类似从树干到树枝到树叶的关系,效率非常低下。面对几千万甚至上亿文件的时候,访问效率非常低,系统几乎不可用。第二是数据容量扩展的问题。

深信服针对元数据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打造元数据分布式数据库;针对数据扩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弹性扩展架构,实现数据自动平衡。

深信服面向元数据管理而设计的数据库系统,针对海量元数据管理场景做了很多技术优化与创新。这些优化主要解决了索引慢的问题,去除了在元数据使用过程当中一些不必要的IO或者资源消耗。如通过自研的一致性框架,将多次写入变成一次性写入。

这些技术优化与创新使得系统能够轻松管理一百亿以上的文件,整个索引效率提升了一百倍。过去查询一个文件可能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现在可以做到秒级,就能将文件调用出来。

在扩展性方面,深信服存储EDS系统采用全对称的分布式线性扩展架构,最大可扩展到五千节点,并且扩展的操作非常简单,只要在集群里面把新的存储节点加进去,后台会自动进行数据的迁移和数据的平衡。

由于加入了智能自适应的功能,整个扩展过程当中不需要人为干预。而且,在数据同步过程中,系统能智能感知到业务的压力,自动调整迁移策略和迁移节奏,避免迁移时对业务产生影响。

2.数据高可靠保障能力。

深信服发现大多数数据保护会面临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数据保护往往是借助各种收费软件来实现,这样做首先是比较复杂,其次是需要额外购买软件,成本也比较高。第二个问题是,当数据出现故障后,平台自愈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

针对第一个问题,深信服用五大类38种高可靠机制来保护数据。

第一类是在硬件层面,除了精选各种高兼容配件之外,通过各种硬件监控与检测功能,帮助用户发现硬件上的一些问题。

第二类是在主机层面,由包括服务器和网络的硬件构成冗余架构,而且对故障处理和隔离都做了专项优化,可以缩小故障范围以及避免部分其他问题。

第三类在数据保护层面,有被动的保护机制,如多副本、纠删码等;也有主动的防御机制,如硬盘亚健康检测、数据巡检等,通过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方式给数据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第四类主要是在管理层面,使用AI技术来实现数据管理的智能化,智能地进行故障诊断。

最后是在方案层面,通过快照、备份、多中心容灾层、异地复制等功能,实现跨集群容灾建设。

五大类38种高可靠机制带来了怎样的优势呢?

首先,使得整个数据保护更加全面立体,对各个故障点都有了应急保护措施。

其次,是性价比更高,硬件方面采用的是相对低成本的标准化硬件,软件方面不需要额外购买第三方收费工具。通过软件机制和优化最终达到同样高品质数据保护方案的性能和安全级别。

同时,五大类38种高可靠机制形成了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数据保护框架。事前通过数据的校验、巡检提前发现数据风险并自动修复。事中通过多副本、纠删码确保数据不会丢失。事后是可以在故障之后实现数据快速修复与重建。

3.高性能,实时响应能力

在性能方面,存储也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当文件数量上升到几千万甚至上亿之后,性能衰减得非常厉害,访问速度非常慢。

第二个问题在于各种业务对于性能的需求不一样,为此,传统做法是购买多套不同类型的存储。深信服认为未来数据中心的趋势是只需要一套存储,它同时具备高吞吐、低时延的需求,但这样的存储需要做大量的性能优化,优化才是关键所在。

在性能优化方面,深信服做了高性能分层技术框架,框架分为数据层、缓存层,以及协议层,针对每一层的优化都有助于提升性能,最终做到用低成本的硬件实现高性能。主要的优化方向有三点:

第一点是分层本身。分层的核心其实是要智能感知业务,然后,基于业务需求对不同IO采取不同的处理机制。如果是随机小IO的话,需要先写到分布式缓存层,将小IO合并完以后再写到容量层;如果是连续的大IO,则直接写到容量层里。

第二点是分层算法。分层算法里最核心的是数学算法,深信服的数学算法博士们几年来持续优化算法,使得热力图算法的缓存命中率高达80%以上,高命中率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性能。

第三点是自适应条带化。自适应条带化是指将一个大的数据块切分成几个小的数据块,然后分散到多块硬盘里面去,最终目的是提高存储性能。

通过多项优化,深信服的分布式存储系统EDS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场景中的性能都有了大幅提升。

  • 在结构化数据场景中,采用三节点架构,每一个节点用两块SSD和六块,最终实现34万IOPS,数据库TPM达到40万。
  • 在非结构化数据场景中,采用同样的三节点,每个节点配两块SSD,六块HDD,百亿文件性能衰减低于5%。在实际应用中,能满足15,000万个摄像头连续摄入数据。在某个人脸识别项目中,系统中已经有了50亿张图片,即便如此还能每秒写入两千张图片,而且,写入性能没有发现明显波动。

4.基于AI的高效的管理能力

传统的存储管理需要依靠大量的手工运维,随着存储设备越来越多,管理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同时,随着存储设备越来越老,维护越来越困难,故障定位越来越困难。深信服认为,未来的运维一定是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深信服第一阶段构建了全自动化运维体系,可以把平时常用的50%的操作都变为自动化任务。全自动化运维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一键智能管理功能,通过一个按钮就可以对软硬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并显示故障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又比如可以通过全局热备空间,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快速恢复数据,自动进行数据修复,整个过程是全自动化完成的。

第二阶段构建了智能运维,深信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统计分析团队做了许多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故障预测,尤其是硬盘的故障预测。存储系统里有大量的硬盘,这些硬盘非常容易损坏,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做硬盘亚健康检测,可以在硬盘没有出现故障之前提前15天识别出问题,通知用户及时更换,深信服现在把硬盘亚健康检测的准确率提升到了98.5%。

第二点——趋势分析,智能运维系统可以给出性能和容量上的规划建议,动态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分配,而避免过去要靠人工计算预测的麻烦,避免出错或者浪费的情况。

第三点——智能的应用优化,不同业务应用对性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在后台自动感知业务的特点,自动在后台进行调整,包括调整IO的路径,调整资源配置。整个过程当中不需要人工干预,使得业务体验和资源利用达到最优的状态。

今天我的主要分享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一加首款概念产品即将亮相 探索未来手机新形态

宋 家雨

2019年12月17日,一加手机官方正式宣布将于2020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0)期间发布概念手机OnePlus Concept One。成立六周年之际,一加以“可变的设计,可变的未来”为主题推出首款概念机,这是一加技术沉淀与积累的最新成果,也是一加进一步探索未来智能手机的形态与设计的创新之作。

六年来,一加坚持“无负担”的设计理念,不断推出更极致的产品体验。一加是行业首个将手感带入大众视野的品牌,一加采用贴合手掌的弧度设计,让产品握持更加舒适。在外观设计上,一加率先在四曲面玻璃上使用AG工艺,带来高亮光泽与雾面质感的完美协同。除了对于设计的追求之外,一加对用户需求也有着深刻的洞察,不断以创新技术为行业带来更多可能。今年上半年,年度旗舰一加7 Pro就率先搭载了业内首款2K+分辨率、90Hz刷新率的流体屏,开启行业流畅新纪元;下半年,一加7T全系标配90Hz流体屏,让更多用户享受到了高帧屏的轻快流畅。

通过六年的迅速发展,一加已成长为全球高端市场领先品牌。权威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一加跻身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前四;而在印度,一加以35%的市场份额成为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高端手机市场冠军。

一加首款概念机将于2020年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展出,届时将带来更多惊喜。

未经

从大连工厂看英特尔存储业务的当下与未来

朱 朋博

生产一块SSD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品,为什么SSD的价格也会受供货量影响,出现震荡?涨价后,SSD厂商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产能?前不久,DOIT在英特尔大连工厂解了SSD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秘密,也看到了英特尔存储业务的当下与未来。

生产一块SSD需要多久?

如今的NAND SSD大都是基于多层的NAND芯片打造,3D NAND从2013年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制作工艺的快速发展,从32层到64层只用了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如今96层的NAND也越来越多了,今年英特尔发布的QLC SSD 665p采用的就是96层的NAND。

然而,伴随着工艺的提升,SSD的制作周期也越来越长了。

以英特尔目前还未发布的144层NAND为例,它将由多个NAND deck组装在一起,这对于微观世界里的NAND架构来说,无论是对技术的精密程度,还是工期而言要求都相对较高。那么,生产一块SSD需要多久呢?

据英特尔中国区非易失性存储方案事业部战略业务拓展经理Benny Ni介绍,一块SSD从无到有需要四到五个月时间,再经过两周的封装测试后,才可以进入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SSD的价格波动大概只能持续四到五个月的时间。

如果要发布一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全新SSD的话,从晶圆到SSD的周期会更长。

比如,英特尔大连工厂在2018年9月就宣布投产了96层3D NAND存储芯片,而采用96层NAND的665p在2019年11月才发布,经过了一年多时间,但这可能已经是现阶段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英特尔大连工厂是英特尔3D NAND SSD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英特尔非常先进的晶圆厂之一,其生产速度应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英特尔大连工厂是英特尔自1992年在爱尔兰建立F10晶圆厂后新建的第一座晶圆厂,也是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制造工厂(除美国本土外,英特尔只在爱尔兰和以色列有晶圆厂),总投资25亿美金,目前主要负责生产NAND芯片,未来可能还将负责生产3D Xpoint(英特尔傲腾使用的介质)非易失性存储芯片。

2015年,英特尔宣布投资55亿美元(这是英特尔迄今在中国最大的单笔投资),将大连工厂升级为英特尔 “非易失性存储”制造工厂,本次投资项目使大连工厂一举成为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产品在集成电路全球制造网络中使用300毫米晶圆中目前技术最先进的生产中心之一。

整体来看,这不仅是英特尔在技术上十分先进的一个晶圆厂,也是英特尔非常倚重的一个晶圆厂。

英特尔中国晶圆厂的与众不同

​2019年11月下旬,DOIT记者有幸去到了传说中的英特尔大连工厂。据了解,英特尔大连工厂有1.5万平方米的洁净空间,参观区洁净空间里的人并不多,远远看过去,只有三三两两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在其中走动,远处还摆放着一些机器(可能就有光刻机),头顶上方一台台忙碌的小机器人拿着晶圆正在天花板上快速穿梭,这里消耗的晶圆大都变成了SSD NAND颗粒。

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方案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大连存储技术与制造基地总经理梁志权曾在很多不同地区和晶圆厂工作过,从梁志权的介绍中,能感觉到中国的这个晶圆厂还是很了不起的,尤其在执行力和办事效率上最令人印象深刻。

英特尔大连工厂于2007年开始建设,2010年开始生产晶圆,2012年就得到了英特尔内部最高的团体奖项——英特尔质量金奖,表彰其在质量控制上的表现,这点与英特尔大连工厂在纪律性上的卓越表现有很大关系。

此前,当大连工厂开始投产的时候,英特尔派了很多人去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学习,学成归来后,生产同样产品的大连工厂各种质量参数都比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还要好。为了搞清楚为什么“徒弟”比“师傅”做的还好,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又反过来派人到大连工厂学习。

类似的事情不止于此,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人发现,英特尔大连工厂的员工会更重视按照要求来操作生产流程,纪律性非常高。

不仅质量管理水平高,英特尔大连工厂建厂的速度,扩大产能的操作也很快。在2015年开始生产3D NAND颗粒,2017年市场上3D NAND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后,工厂很快就新建了Fab68A晶圆厂。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晶圆厂,大连工厂内部自动化生产程度非常高。此前,英特尔与美光合作紧密,工厂里用的是美光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管理软件,硬件部分是英特尔的,联合开发的3D Xpoint推出后不久,两家宣布分手。

然而使用由美光研发的软件便意味着英特尔的生产线随时可以被控制,基于此,在英特尔员工的合力研发下,原本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来切换的系统,英特尔大连工厂最终只用了两三个月。当所有人以为生产线要停滞两三周时,英特尔大连工厂最终做到了零关闭。

对于资金投入巨大的晶圆厂产线来说,质量水平和生产时间都异常重要,每强化一点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巨大的,而英特尔大连工厂在执行力和纪律性上非常有优势,这也是英特尔大连工厂的独特之处。

英特尔存储发展战略与落地布局

英特尔大连工厂的发展节奏始终与英特尔存储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英特尔中国区非易失性存储事业部总经理刘钢七年来一直从事相关工作,从刘钢的介绍中了解到,自2012年到2019年,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业务营收增长了10倍。不过,英特尔存储产品中除了NAND SSD方案,还有傲腾(Optane)。

从刘钢的介绍中了解到,英特尔之所以在SSD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主要是由于磁盘响应CPU的速度过慢,因而需要SSD在部分场景中取代磁盘。然而,由于市场上的DRAM内存都是2D平面架构(业内其实有对于3D DRAM探索),不支持堆叠,提升系统性能所需的内存容量增长速度也较慢,容量提升速度远不如NAND。

虽然NAND技术由来已久,但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加速发展。一方面,从SLC、MLC、TLC到QLC的发展提升了NAND芯片的容量。另一方面,3D NAND的堆叠技术也在提升容量。在NAND技术演进的道路上,英特尔走在了行业的前列,2018年就率先发布了QLC SSD,最近又发布了采用96层QLC NAND的SSD——665p。

从刘钢的介绍中了解到,3D NAND的堆叠技术方案有两大派系,一种是浮栅技术(Floating gate),另外一种是电荷撷取(Charge Trap)技术。

如上图所见,浮栅技术的上下单元之间是分离的,而电荷撷取技术上下层之间是连通的,当两者都是几十层水平时,差异不大,当变为几百层之后,采用电荷撷取技术的NAND上下电荷之间会发生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会流失,会造成数据不可靠。而浮栅技术虽然工艺更复杂一些,但是在数据保留方面更可靠一点。

浮栅技术方案在数据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因此,在NAND层数越来越高的时候,浮栅技术更有优势,英特尔采取的是浮栅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可以把3D NAND做到更高层,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同样支持堆叠技术的还有3D Xpoint(傲腾的介质)。刘钢透露道,下一代3D Xpoint就有堆叠技术上的创新,第一代的3D Xpoint是2个Deck,而下一代的3D Xpoint会变成4个Deck,简单看就是容量翻倍。如果把3D Xpoint做成傲腾持久内存的话,理论上说,单台服务器的内存极限将进一步提升。

从SLC到QLC,延迟不断加剧

从SLC到QLC,吞吐带宽不断下降

然而,英特尔意识到只靠NAND增长容量是无法满足需求的,从SLC到QLC使用寿命越来越不理想,而且带宽越来越低,访问延迟越来越高,跟DRAM的差距越拉越大,于是英特尔选择用NAND和傲腾两种方案并行的方式,一边持续演进NAND,一边用傲腾填补内存和NAND SSD在性能和容量上的鸿沟。

刘钢还分享了数据缓存分层的90/10原则,即在一个存储层中,90%的时间都在访问其中10%的数据,然而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常用的10%的数据放在性能更高的介质上,这就是存储分层之间的大致关系。3D Xpoint(傲腾的介质)的出现填补了DRAM和NAND之间的鸿沟,让数据从计算层到存储层的流动更为顺畅。

多种多样的傲腾落地方案

傲腾能够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中使用。在实践中,傲腾的应用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当作内存用,虽然性能略逊于DRAM,但价格比DRAM便宜,可部分替代内存;一种是用作SSD,延迟比NAND SSD低,但耐久性比NAND SSD要高很多。

在实际应用中,傲腾技术首先在互联网公司落地,其中:

百度把英特尔傲腾固态盘+英特尔QLC SSD的方案用在了其智能云平台上,打造了高性能的全闪解决方案,不仅IOPS更高、更稳定,为AI、高性能计算提供统一接口的对象存储服务,而且TCO还降低了60%。

腾讯云用了傲腾数据中心持久内存来打造Redis内存资源池,提升了单台设备的内存容量,让腾讯云在同等成本下获得了更高的Redis数据库服务能力。

阿里则把Polar DB的Journal放在傲腾SSD上,将Polar DB数据库性能表现提升了几倍,延迟更低,吞吐带宽更高,整体高QoS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快手使用傲腾持久内存来支撑其推荐系统和Redis内存数据库方案,在对应用进行优化调整后,整体方案的性能与原有纯DRAM方案相差无几,但TCO降低了大约30%。

随着应用的深入,一些应用还挖掘到了傲腾持久内存的非易失性,使得一些大型应用的故障恢复时间从原来几个小时变成几分钟。这一特性在快手等用户的大型系统方案中均有体现。

在一些大型公有云数据中心里,傲腾持久内存被用作云主机(虚拟机)的内存,将DRAM用作傲腾持久内存的缓存层,云主机服务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这已成为部分云厂商在竞争中碾压对手的一个有力手段。

除了互联网数据中心外,傲腾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了应用。

诸如,中国电信四川ABM系统中使用傲腾固态盘来满足REDO系统所需要的高并发、大数据量、响应速度等较高要求。

在海鑫科金掌纹识别系统中,傲腾持久内存部分替代了内存存储池存储比对样本,用更有成本优势的傲腾持久内存方案,打造了性能不逊于原有DRAM方案的内存池。

英特尔双端口NVMe SSD——DC 4800X有双控高可用设计,被视为打造高可用企业存储方案的有力武器,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有诸如戴尔易安信PowerMax的使用,在中国,浪潮也于近期携手英特尔在其中端存储AS5000G5中进行应用。双端口固态盘的推出将会让傲腾在企业级存储市场发挥更大价值。

傲腾的应用案例还有很多,目前用户对傲腾的应用水平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单纯的替换硬件,比如傲腾持久内存的Memory Mode就是单纯的将傲腾持久内存当内存来用,高级阶段的应用比如傲腾持久内存的App Direct Mode则需要对应用做一些修改。

比如青云在NeonSAN分布式存储方案中使用了傲腾SSD,其中的iCAS缓存加速软件,能够自动识别冷热数据后进行分层,而这个软件就是英特尔免费提供的。同时,英特尔还开放了Open CAS架构,用户可以基于Open CAS架构做优化。

对普通用户来说,英特尔傲腾方案相对依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傲腾的优势,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做许多优化,而对于想轻松应用傲腾方案的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选择软硬一体的OEM解决方案。

目前来看,浪潮便可以提供傲腾OEM解决方案,比较典型就有软硬一体的Ceph分布式存储方案,从浪潮公布的数据可见,浪潮提供的傲腾固态盘优化Ceph方案在同等TCO的情况下,Ceph集群容量,性能有大幅提升。

结语

在2019年,英特尔傲腾在更多场景下普及和落地,为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用户等带来较高的业务价值,也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也了解到傲腾的应用价值。

英特尔以傲腾和3D NAND为主的存储架构革新非常具有创新性,其中,傲腾还非常具有颠覆性。目前来看,在2019年市场上与傲腾定位类似的方案出现了好几个,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傲腾的远见性。

从诸多应用案例中能看到,傲腾的许多经典案例应用场景都出现在中国,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创新热情给傲腾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创新与颠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英特尔正在为下一代傲腾做准备。2020年,英特尔会发布下一代傲腾,随着其普及步伐的进一步加速,我们有理由相信傲腾的差异化的价值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2019年回头看,英特尔要如何突破存储瓶颈?

朱 朋博

作为数据存储基础设施领域近年来的一大创新,在2019年,英特尔傲腾在更多场景下普及和落地了,2019年12月,在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上,英特尔中国区非易失性存储事业部总经理刘钢为2019年的非易失性存储在中国的发展做了一个总结,并宣布2020年将发布新一代的傲腾。

英特尔中国区非易失性存储事业部总经理刘钢

在笔者看来,2019年英特尔基于傲腾的创新存储方案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案例,创新方案在一些有较高创新热情的企业中率先落地,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在行业非常具有代表性,2019年中国存储峰会的现场,英特尔展台前人头攒动,许多人对于傲腾存储都表现出了兴趣。2020年随着更具竞争力的新一代方案推出后后,势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

存储堆栈的性能和容量鸿沟

英特尔反复提及的金字塔是从DRAM到3D Xpoint(傲腾使用的介质),再从NAND到磁盘(磁带)组成的。从上到下容量越来越高,单位成本越来越低,但性能越来越低。

首先从容量来看。在数据量飞速增长的时代,NAND容量也在飞速增长,NAND SSD的应用场景开始挤压磁盘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DRAM容量的增长步伐远远落后,这使得DRAM到NAND之间的容量鸿沟越来越大。

从SLC到QLC,延迟不断提升
从SLC到QLC,吞吐带宽不断下降

除了容量以外,更严重的是性能问题。从MLC到TLC再到QLC,NAND容量增长的过程中时延不断加剧,而且,在现有的带宽限制下,单位空间占用的带宽会减少整体的性能会越来越低。

刘钢还总结了数据缓存上下层分层的一个现象,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存储层90%的时间都只访问10%的数据,作为最佳实践,需要将10%的数据放在性能更高的介质上,这就是存储分层之间的大致关系。

如今应用系统中需要靠近CPU的数据也越来越多,DRAM的容量增长速度太慢,使得现有的存储架构分层系统出现鸿沟,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受到了存储架构的限制,存储是瓶颈。

英特尔如何突破存储瓶颈

当DRAM和NAND的层级关系不符合分级存储规则时,业内出现了许多方案来进行应对,有的在用SLC模拟成内存,英特尔傲腾则用创新介质打造了近似内存性能的方案,在DRAM和NAND之间加入一个层级。

伴随数据量的增长,存储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容量。在容量的演进道路上,由于DRAM是平面结构,增长方式受限,容量龟速增长,而3D Xpoint(傲腾的介质)其实跟3D NAND更像,都可以通过堆叠技术提升容量和密度。

3D NAND的堆叠技术方案有两大派系,一种是浮栅技术(Floating gate),另外一种是电荷截取技术(Charge Trap)。浮栅技术的上下单元之间是分离的,而电荷截取技术上下层之间是连通的,当两者都是几十层的水平时,差异不大,当变为几百层之后,电荷截取技术的上下电荷之间会发生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流失会造成数据不可靠。

浮栅技术方案在数据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浮栅技术虽然工艺更复杂一些,但是在数据保留方面更可靠一点。在NAND层数越来越高的时候,浮栅技术更有优势,英特尔采取的是浮栅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可以把3D NAND做到更高层,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现如今的第一代3D XPoint(傲腾的介质)架构,中间有两个Deck。刘钢介绍说,明年第二代3D Xpoint中将采用堆叠技术放置4个Deck。这是3D Xpoint的容量增长策略,傲腾可以像3D NAND一样持续不断演进,第三代3D Xpoint着重在性能上进一步优化。

英特尔基于傲腾的创新是有长远且清晰的Roadmap的,这种Roadmap可以给用户充足的信任感,相信英特尔会持续投入,相信傲腾有未来,这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创新绝非一时兴起,是要持久投入长远布局的。

多种多样的傲腾落地方案

在实践中,英特尔傲腾分为两种应用类型,一种是当做内存用,性能略逊于DRAM,但价格比DRAM便宜,可部分替代内存。一种是用作SSD,但延迟比NAND SSD低,而且耐久性比NAND SSD要高很多。

傲腾技术首先在互联网公司落地:

比如百度把英特尔傲腾固态盘+英特尔QLC SSD的方案用在了智能云平台上,打造了高性能的全闪解决方案,IOPS更高而且更稳定,为AI、高性能计算提供统一接口的对象存储服务,令人惊叹的是,TCO还降低了60%。

比如阿里把PolarDB的Journal放在傲腾SSD上,大幅提升了PloarDB的数据库性能表现。

比如快手用了傲腾持久内存来支撑Redis方案,将内存扩展到TB级,整体方案性能不减(与纯DRAM方案相比),但成本有大幅下降。

随着应用的深入,一些应用挖掘到了傲腾持久内存的非易失性,使得一些大型应用的故障恢复时间从原来几个小时变成几分钟。在快手,在中国电信的系统应用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电信四川ABM系统中使用傲腾固态盘来保证REDO数据的高并发、大数据量、响应速度高要求的特性。

在海鑫科技掌纹识别系统中,傲腾持久内存部分替代了内存存储池存储比对样本,用更有成本优势的傲腾持久内存方案打造了不逊于原有DRAM方案的内存池。

傲腾的应用案例还有很多,用户对傲腾的应用其实可以分两类,一种是单纯的替换硬件,一种是在替换硬件的同时也对应用做针对性的优化和修改,为了帮助用户用上傲腾,英特尔还推出了一些免费软件,比如在加速青云NeonSAN时,在傲腾固态盘的基础上使用了一个叫iCAS的缓存加速软件,自动识别冷热数据后进行分层。

从媒体的视角来看,非常多的行业已经成功部署了傲腾创新存储方案。刘钢也表示,目前英特尔正在全球范围内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打造生态。

在中国市场上,我们看到英特尔与浪潮联合开发内置了傲腾的软硬一体化Ceph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不仅大大降低用户使用傲腾的门槛,性能与容量与没有傲腾的方案相比均有明显提升。英特尔双端口NVMe SSD——DC 4800X有双控高可用设计,被视为打造高可用存储方案的有力武器,全球范围内包括戴尔易安信的PowerMax,在中国,浪潮在中端存储AS5000G5中也都在使用。

当然,英特尔的存储创新方案不只傲腾,在NAND方面也在引领行业,最近还发布了96层的QLC 3D NAND产品——665p,这显示了英特尔在工艺研发制造上的优势,在企业级应用上,金山云的CDN服务器中使用了英特尔QLC方案,配合最新的至强处理器,使得单台设备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四倍,TCO也有显著降低,QLC的使用开创了CDN行业的先例。

结语

既有傲腾也有3D NAND,英特尔的存储战略还是非常全面的,从遍地开花的应用案例中可见,2019年的英特尔在突破存储的瓶颈上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