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DoSTOR论坛精华:怎么样写一个备份方案

    存储备份的重要性已经不可非议,下面Dostor论坛网友就怎么写一个备份方案进行的讨论:
  
    Dostor论坛网友/bird_man:下面是自己对怎么样写一个备份方案的看法。1、客户现有的环境,有无备份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如果没有,你必须说明你为什么要使用备份软件,使用简单的事实,不需要长扁大轮;如果有备份软件,你想对现有的备份软件进行升级,同种产品的升级还是使用新产品的升级,对于同种产品的升级是没有什么说的,如果你要使用新的产品代替现有的产品,那好,你要找到对手的优点,其实对你推荐的产品来说,那就是最大的弱点。
  
    如:使用的v的产品,那你可以攻击她的vtar的格式;使用l的产品,你可以攻击otf格式; 使用tsm的产品,可以攻击入门难,使用了sql的数据库作为catalg也可以作为一个备份软件在原理上基本相同,在功能上也没有多大的差距,关键在于它的一些最基本核心的不同,可以从这方面的入手。
  
    2、明确客户的的需求,这是最关键的,你能够解决客户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将来的需求,这中的满足应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功能上的满足,二是备份策略上的满足,备份策略上的安排,你做备份策略的根据是什么?
  
    3、备份系统的核心功能的实现在于软件,但是硬件也是很重要的,选择什么样的硬件没有什么大的说明,但是你说使用的磁带驱动器的个数的根据是什么?


    使用磁带驱动器的个数是用简单的算法算出来的,按照什么样的算法?客户的数据量的大小,磁带驱动器的速度,客户给你的最大备份时间窗是多少,要考虑磁带驱动器冗余的情况,如果可能考虑客户数据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但是不能有太多的磁带驱动器在使用频度上很少。【在算的时候磁带驱动器使用的物理速度,不要使用压缩的速度】
  
    4、备份系统需要的磁带数量是多少?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数据量,单盘磁带的物理容量,数据的生命周期,在加上一次备份的磁带【在一个生命周期完成后使用】。备份的级别也决定了不同的磁带使用数量。对于一盘磁带在使用的时候实际备份的数据量的大小也可能小于物理容量,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在备份过程中有一些控制信息写在此带上。
  
    5、做备份方案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明确客户的应用,应用决定了数据量,应用决定了需求,离开了应用任何的备份方案都是空洞的。备份策略是根据应用做出来的。如果你不知道应用,那你也要提出你建议的备份策略。备份策略的好坏决定了数据恢复的时间,数据丢失的多少等。
  
    6、最后一点还是要考虑兼容性。


    Dostor论坛网友/jxz27:上面的网友写的很实际,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探讨的基础。以下是一些补充:



    1、同意楼主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最重要的”的观点。因此2和1应该互调,同时我以为“功能上的满足”实际上相当于“备份测量上的满足”。需要补充的是“性能上的满足”。有别于功能,性能是指备份操作不应对前端应用的性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我以为根据用户应用的特性以及需求的特性,在备份的选择上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行考虑:online, near-line and off-line(编者注:即在线、近线和离线)。不同层面在软件及硬件的选择上应该是不相同的。同时其所满足的需求以及带来的效果是不相同的。online备份是一中快速、短期、低容量、高使用率以及相对高成本的备份选择。目前一些主要的备份软件所提供的Backup-to-disk的功能便是针对这一层面。off-line备份是一种低速、大容量、长期、低使用率以及低成本的备份策略。相对于online备份来说,offline备份更多是为了满足Government Regulations。楼主所述的方案选择更象是针对这一层面。near-line备份可以看作是前两者的折衷,针对这一层面的设备如以EMC centera为代表的CAS设备以及一些以NAS Gateway 为引导的设备。 


    3、将备份的选择层次化后,实际上硬件的选择范围也便相应地被扩大。即不仅仅局限于磁带设备的选择,还包括磁盘阵列甚至是JBOD的选择。因此在方案选择时最重要的应该是软件与硬件的性能结合,即Synergy。比如说将TSM结合EMC CX系列磁盘阵列使用其效果可能与将LEGATO结合EMC CX的使用大相径庭。


    声明:以上言论是Dostor论坛网友的讨论,不代表存储在线立场。


    要参与本话题讨论,请点此浏览存储在线讨论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DoSTOR论坛精华:怎么样写一个备份方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