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QLogic:将闪存缓存加入HBA驱动?

当我最初听说QLogic要推出一款结合FC HBA/以太网CNA适配卡和服务器闪存的缓存产品时,曾经猜测他们会把闪存与存储网络适配器直接集成到一张PCIe扩展卡上。但仔细想来,这样做并不容易,因为在一块卡上不一定会有那么大的空间和供电能力,比如Intel SSD 910就有个“鸡血补丁”性能模式超过了普通PCIe插槽(不是针对显卡/GPU)的25W供电。另外还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PCIe桥接/交换芯片),并可能缺乏闪存容量上的灵活性。

据国外媒体报道,Mt. Rainier技术将为用户提供3种选择方案:

• HBA加上独立闪存卡,使用一条x4线缆PCIe连接,提取(从插槽取电)25瓦

• HBA加上一个SAS IO接口子卡,子卡连接着服务器机箱中的一块SSD

• HBA加上一个集成式SSD子卡,所有的电能供应都来自PCIe插槽——50瓦

目前QLogic网站上没有公布更多的硬件相关信息,而我们通常也无法像国外同行那样及时获得。接下来主要简单谈谈他们缓存软件的特点。

如今一些不同规模的存储领域传统和初创厂商,纷纷推出服务器闪存缓存软件,它们的用途在这里我不想重复了。笔者觉得,该类产品的技术门槛和研发投入都不高,目前看来各家的缓存软件在实现上有一些差异性,但随着市场的成熟,未来很可能会走到统一的路线上。

QLogic存储方案事业部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Shishir Shah表示,“当前的缓存解决方案要求为SAN HBA和SSD卡配备单独的设备驱动(Driver),还需要其它的缓存过滤器驱动和软件。Mt. Rainier可采用标准的QLogic驱动将服务器SSD 缓存与SAN 存储整合在一起…”

正如本文的标题,QLogic应该是将缓存软件集成到了他们的HBA驱动中,这样对用户而言就降低了软件方面的复杂性。我认为思路还是不错的,而且也只有QLogic、Emulex等少数厂商才具备这个优势。前者在以太网和LOM战略上比后者慢了一步,而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QLogic宣称的“Mt. Rainier服务器SSD缓存解决方案可将缓存处理和SSD 数据管理从服务器卸载到Mt. Rainier适配器,实现应用的透明化和操作系统的独立性,且不消耗额外的服务器资源”,笔者还是存在一些疑问。Mt. Rainier上除了FC控制芯片之外,还有额外的处理器吗?如果没有的话就意味着会消耗FC控制器的资源,可能影响到后端SAN访问的效率?

其它高级特性还包括

共享缓存:Mt. Rainier打破了服务器限定的缓存模式,其共享缓存架构可让那些在SAN 共享存储环境中受益的多服务器应用配置享受到SSD性能加速的优势。

高可用性同步镜像:2个Mt. Rainier适配器之间的同步端到端镜像能够防止数据丢失,确保任务关键型应用的高可用性。

这些特性在EMC VFCache路线图里面的分布式缓存一致性,戴尔计划中的流动缓存(Fluid Cache),以及Marvell Dragonfly等产品上有所提出,但实际落地的还不多。QLogic Mt. Rainier应该也没有正式出货,产品功能的好坏是一方面,能否及时面市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QLogic:将闪存缓存加入HBA驱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