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Oracle+Sun:埃里森的发现与解决之道

除了拉里和斯科特之外,我们最好都对Oracle收购Sun的这件事情保持缄默的态度,一场涉及数万人,数十亿美元,数十个产品及产品线部门整合的庞大IT收购,即使是当年两大媒体巨人AOL与时代华纳的跨世纪收购,也远非发生在昨天的这场可比。

如果Sun的董事会不被斯科特•麦克尼利煽动到反悔,拉里•埃里森不被他的董事会成员们挡在董事会大会的门外,抑或是美国政府出面干预,这一次耗资74亿美元的“大游戏”看起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27年来IT技术与开源领域最为闪耀的明星,或许真的会被经常以“抢先宣传”而打败最初的老对手的Oracle收购。

在这一场大游戏中,拉里、斯科特、史蒂夫(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以及IBM的彭明盛,都成为了业界的关注点——我们都想知道他们四个人是怎么想的,当然,还包括乔纳森,有人说,正是乔纳森施瓦茨这个疯子将Sun带入了今日的泥沼。

但这场大游戏太“深”了,虽然此次74亿美元的出价比不上当年Oracle 103亿美元收购仁科,但是这次的收购却比当年整合仁科不仅动静大的多,复杂度更要多出几倍,我甚至可以说,Oracle对于Sun的这场收购的复杂性,将远远超过Oracle过去四年对仁科、海波龙和BEA的收购。

所以,问题就在于此:我们永远只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这场游戏实在是“深”的有些过头了——甚至要超过IBM收购Sun的情况。

MySQL?Solaris?硬件?Java?还是将破坏关系?

虽然昨晚的飞机比正常时间提前的三十分钟到达首都机场,但是已近深夜才到家的我并未习惯性的去看一看新闻,而是倒头便睡了,于是,在今天早上我才看到Oracle对Sun收购新闻——最为吓人的是,仅仅不到一天,在Google上已经能够搜索到数百篇关于此事的新闻,而各中观点,无外乎我们能够想到的那几点。

观点一:Oracle将抛弃MySQL

持这一类观点的人认为,Oracle收购Sun之后,由于MySQL与Oracle数据库产品的直接竞争关系,Oracle很可能将放弃或剥离MySQL产品线,有媒体和分析师认为,将MySQL出售给第三方或是某些基金会是Oracle的最终选择。

观点二:Oracle看中Sun的硬件能力

有大部分人认为,一直以软件起家的Oracle对Sun的硬件产品十分看重,Sun的硬件产品将对Oracle进入完整的数据中心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Oracle将在收购Sun之后,自我复制与惠普合作数据库设备HP Oracle Database Machine的做法,建立软件+硬件的专用设备。

观点三:Oracle旨在将Java和Solaris收归己有

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表示,甲骨文到目前为止主要收购了一些市场领先的企业,例如PeopleSoft、Hyperion和Siebel。甲骨文收购Sun主要看中后者的Java和Solaris软件,其中Java是甲骨文现有中间件产品的开发工具。一些分析师认为,Java和Solaris是对Oracle最有吸引力的事情,而其他业务对埃里森并未太大的吸引力。

观点四:Oracle成为苹果

大量分析师认为,合并后公司对待企业市场的方式将与苹果对待消费者市场的方式类似。苹果目前的战略是整合软件和硬件,从而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因此,甲骨文和Sun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企业市场的苹果——持有这类观点的人认为,Oracle是因为看中了未来Oracle+Sun的整合效应成为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潜力而发起收购的。

观点五:整合OpenSolaris和Linux

业内分析师称,一旦完成收购Sun的交易,甲骨文可能整合OpenSolaris和Linux,但不会放弃被广泛使用的Solaris操作系统。市场研究公司Ovum分析师大卫•米歇尔表示,甲骨文不可能让Linux取代Solaris,因为Solaris能够带来稳定的维护业务营收以及服务营收,“这些业务的利润率在90%以上,甲骨文不会损害该业务。”米歇尔预测,甲骨文将继续投资和升级Solaris。但是,甲骨文可能会在Linux中整合OpenSolaris的部分功能。

观点五:Oracle藉由收购走向全业务

在新闻披露之后,有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计算机世界》总编辑孙定,孙定认为,甲骨文此举意图借收购Sun走向全业务公司,以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孙定也认为,甲骨文此举将对IBM惠普产生一定的冲击,传统产业格局或被改写。孙定认为,甲骨文收购Sun的主要考虑是期望通过此举走向全业务公司,他说:“这也是IT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条路上,甲骨文走的很快。事实上,在金融危机面前,全业务的公司将走的更远。”

林此种种,各式各样的观点粉墨登场,Google承载了太多的有关此次收购的观点和资讯,但我认为,或者说,我感觉到的是,我们并未触及到真正应该去了解的三个话题:

1、 到底是什么力量驱动埃里森去收购Sun?
2、 Sun与Oracle合并之后,新的公司将成为什么样子?
3、 Sun与Oracle合并之后,Sun与Oracle的用户,将会何去何从?

在此,我们只能猜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之后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时间去想一想,好好的去讨论一下,这两个“国家”的合并可不是像春秋战国那样一场胜仗之后插个旗子在城头就征服了一个国家那么简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文章开头说:“除了拉里和斯科特之外,我们最好都对Oracle收购Sun的这件事情保持缄默的态度”的原因。

这场收购便宜么?

按照目前新闻的说法,周一,甲骨文公司(Oracle)和Sun微系统公司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一项最终协议,甲骨文将以每股9.5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Sun公司的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74亿美元。如果除去Sun的现金及债务不计,该交易总额为56亿美元——有消息显示,现在Oracle手中的现金大概是82亿美元。

56亿美元仅仅作为一个绝对值得时候可能对Oracle来说并不是个大数目,但是当82亿美元现金储备的Oracle将要花掉其中的56亿时,这个数字的相对大小就显得尤为突出——几乎接近70%的现金将瞬间变为固定资产,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

从近两年的营业额和净利润来看,Oracle在2009财年的头三个财季的营业额分别为53.3、56.1和55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0.8、13、13.3亿美元,仅从Oracle的角度来看,这次收购的压力就很大——基本上Oracle将把一年的净利润全部变成固定资产。

而从Sun的角度看过去会发现,情况更加不容乐观,2008财年的四个季度里,Sun只在第二个季度盈余8800万美元,其余三个季度皆为亏损,分别为3400万美元、16.8亿美元(由于收购MySQL)、2.09亿美元,营业额则一直在30亿美元左右浮动,2008财年的四个财季的营业额分别为32.7亿、37.8亿、29.9亿和32.2亿美元。

一方面处在稳定期,营业额没有高速增长的收购方,一方面是正在每个季度亏掉个2、3亿美元的被收购方,再加上几乎占据七成现金的收购,以及收购后的整合费用、裁员赔偿金,这场收购怎么看都不能算是便宜,甚至都不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即使Oracle的收入结构健康、净利润稳定,这样的收购在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的今天也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选择——有人恐怕会说现在是收购的好时候,因为Sun很便宜,但那是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要看这个便宜相对于谁来说了。

Oracle实际上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资产组合,无论是存储、服务器的增长乏力,还是开源收入的持续疲软,或是Solaris市场的止步不前,还是Sun的技术向产品转化的频频遇阻,都会让Oracle感觉得到不同以往的疲惫——Java称得上Sun唯一的一个最健康的业务。

埃里森为什么会走这样一步险招?

埃里森:他发现了什么?

作为一个俄罗斯犹太人移民的儿子,埃里森是一个绝对的秉承了俄罗斯与犹太人双重性格的人:

他有着俄罗斯人的坚强意志,许许多多的挫折也没能让他被击倒,虽然他历经三个大学,却没有拿到一份大学文凭,换了十几家公司却一事无成,但是,他却创立了全球最大的数据库企业,而且在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产品问题时,他甚至可以推出27个版本的修订——1988年甲骨文推出了6.0版本,这是当时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不过它的匆忙上市对公司简直是一场灾难,使用6.0的最初用户都遭遇了频繁死机和数据库毁坏,直到6.0.27版本,产品质量才基本稳定。尾数27表示6.0版本经过了27次大的修改。

埃里森还有这犹太人天生的狡诈和聪明:埃里森听说Oracle最大的对手Ingres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分布式查询,十天后甲骨文就刊登广告宣布了SQL之星:第一个分布式查询数据库,事实上还没有任何这样的产品。埃里森就是这样,想象产品应该怎样,然后再去实现。如果成功了,他就是成功的预言家——他竟然敢宣传自己没有的产品,如果被揭露,这对Oracle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这就是埃里森,Oracle成长到今天最大的功臣,你可以看到他的坚韧,也可以看到他的狡诈,于是,当这样的一个人表示说他要收购Sun的时候,你不免心中打鼓。

在经济形势的持续疲软下,收购的原因恐怕会集中于两点:被收购的企业价格实在是低的诱人或是收购方急需要被收购方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像Oracle这样拿出68%的现金来进行收购的话,多半是收购方在企业业务、技术、产品或是市场上预示到了危机或是机会,而当机会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越来越少的同时,埃里森看到的,我想,多半是Oracle的危机。

埃里森已经因为没有预见到危机而吃过大亏了:甲骨文从1977年创立到1990年,销售额都保持了每年高于100%的增长。高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隐患:公司的财务和销售管理十分混乱,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得到提成,大量签订无法收款的合同,甚至有人弄虚作假,合同执行情况也无人过问,现金流量是负值。埃里森高薪聘请了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开始整顿公司,1990年第三财政季度有15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无法执行,结果季度销售额虽然达到创记录的2.36亿美元,但利润只增长了1%。

消息公布第二天,甲骨文的股票从25.38美元跌到了17.5美元,损失了30%的市值。为度过危机,甲骨文解雇了10%的员工,在以后的两个季度情况变得更糟,股票在10月底的收盘价只有5.38美元,在春天埃里森拥有价值近10亿美元的股票到11月份就只剩下1.6亿美元了。

这一次,他绝对不会允许同样的事情发生。

Oracle vs IBM、惠普、SAP

我现在,要回到一个我已经谈过一次的问题上:那就是方法论。

在《EMC 试图统驭虚拟数据中心》中,我曾写道:

“岁月积淀出的百岁老人,与两个加起来才不过是其一半年纪的年轻人比起来,人生的哲学与处事的经验远非后者所能企及。

从面向客户的角度来说,IBM所提供的已经不再是硬件产品或是软件光盘,甚至连解决方案和服务都算不上是IBM的核心商品,更难提核心价值所在,事实 上,IBM所能够带给客户的,是一种类似于方法论的东西,假使我们抛开当今经济形势下的销售策略不谈,IBM能够给予客户的是一种全面的、条理化的“人生 经验”,是一种普适的,却较有成效的方法论,而转型之后的IBM,其方法论的深度、广度也在不断的扩大——这或许就是俗称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但EMC与思科无法提出一个普适的方法论,或者说,这两者在面向客户的角度上与IBM并不一样——更多的产品与更多的解决方案,更加类似于传统IT销售模式而非一套类似IBM的方法论,EMC与思科的办法实际且容易理解。”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专注于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与专注于方法论的两条道路都是走得通的,EMC+思科与IBM的不同道路都能够让企业获得成功,这两条道路也都能够为客户提供价值,获得企业业务的提升,但显然,方法论比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更加范围广阔,且更具未来IT行业的发展规律青睐。

对于埃里森的Oracle来说,其业务正在受到具有极强大方法论的IBM的挤压,而具备部分方法论与技术产品竞争实力的惠普、SAP以及微软也必将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大多数媒体和分析师将此次收购的目光定格在IBM身上是有道理的——目前甲骨文在数据库软件市场已经排名第一,商业应用软件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SAP,在中间件软件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IBM。

SAP与IBM以及微软是Oracle现在最大的三个竞争对手,无论数据库、中间件还是商业应用软件,Oracle所面临的极大威胁都面临具有极强方法论的公司的威胁——IBM与微软自然不用多说,以商业应用软件起家的SAP压根就是一个“方法论”的贩卖者,而Oracle则在这方面仅仅在2005年才一收购仁科和之后收购海波龙出道,显得有些幼稚了。

而没有方法论就意味着,Oracle与这三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的竞争中,永远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我们常说理论引导实践,在方法论这个问题上,理论的缺乏显然是Oracle一个最大的劣势。

反观Sun,这是一家不仅具有完整产品线,更具有完整的开源理论、“网络就是计算机”方法论的公司,其27年的来的技术、产品研发,无不围绕着“网络就是计算机”这个庞大而又具有极强前瞻性的方法论而进行,也正因如此,Sun养成了与其他公司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竞争优势——这正是Oracle最需要的。

埃里森需要一个公司来教会他如何以方法论御敌,而不是靠“虚假广告”。

以低层面来说,Oracle通过此次收购将获得全产品线的竞争优势,从高层面来说,Oracle将获得一整套基于“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方法论——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副主席的儿子显然能够教会他更多(Sun公司董事长斯科特•麦克尼利 生于1954年11月13日,他父亲1962年担任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副主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Oracle+Sun:埃里森的发现与解决之道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