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南“华为”,北“京东”,不可思议的那些赚钱方法

看到今天京东商城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立刻联想到早些时候华为的财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可思议。

华为财报的不可思议在于:超高营业额的前提下,仍然能够保持超高的增长率。数据显示, 2016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0.4%,2016年华为研发费用达764亿元。如果您对数字没有概念,521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751.03亿美元,而2016年IBM公司全年营收也只有799.19亿美元,英特尔不过是594亿美元。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华为所保持32%的增速,对比IBM -0.03%和英特尔7%的增速,华为的强劲增长速度让人瞠目。去年年初,华为这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态势就曾经引发担忧,可以维持多久?(参见:剑指818亿美元,华为2016年目标增长36%)如今看来,这种势头没有丝毫衰减的迹象。

相比华为更加不可思议的应该就是京东,作为电商的领军企业,其财报竟然是亏损;数据显示:2016年京东全年净收入为26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年度净利润达10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率为0.9%;需要注意是,这还是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赢利。

所谓据了解,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经常指扣除股权报酬支出、无形资产摊销、商誉、无形资产及投资减值等的摊销。换句话说,如果采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其净利润水平多会大幅低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水平。也就是说,所谓京东商城2016年实现赢利,扭亏为盈是有水分在里面的。京东商城真正实现赢利是在刚刚结束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交易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净利润3.5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14亿元,首次实现全面盈利。与此同时,京东股价开盘大涨7%,一度至38.59美元/股,创历史新高。

其实就连京东商城内部人士对长期亏损也表示颇为不解:在他们看来,实现赢利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稍加控制成本就可以实现赢利。在他们看来,亏损更像是一种战略性质的选择。这个发展的轨迹和亚马逊颇为相似,2016年亚马迅全年1360亿美元净销售额,但是利润率是非常低的,认真看一下财报,大部分利润贡献来自AWS公有云服务,电商部分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赢利能力有限。但中国不同于美国,应该说,京东商城赚钱的条件比亚马迅好得多,也更加具有赚钱的条件。

对于京东商城首度赢利,官方列举的理由包括:由于得到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AFA)认证,正式成为AAFA的官方会员,是的京东可以与更多全球顶级时尚品牌深度合作;此外,国际知名药妆品牌雅漾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自营平台;沃尔玛旗下英国著名超市品牌ASDA,以及拜耳(Bayer)、Inferno和丝塔芙(Cetaphil)等多家全球顶级品牌入驻京东全球购。

看上去这些理由是成立的,但是仔细阅读财报,就会发现无论是第三方平台,还是自营平台都保持着40%左右的增长率。数据显示: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365亿,较去年同期的1.691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0%。

一句话,华为也好,京东也好,其神奇赚钱现象的背后,市场规模才是真正的原因。只要这个规模存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增长就会存在下去。这和中国电影有些类似,我们很多大片之所以动辄10亿元票房,不是因为这些国产大片多么深入人心,水准多么高,实际上,很多大片很烂,但票房仍然能够得到保障,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市场容量。

因此,华为的神奇还会继续吗?答案是肯定的,会的。因为全球市场容量在,与华为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相得益彰,二者缺一不可。京东神奇会继续吗?我看应该还有空间,但从2.365亿用户规模看,似乎已经看到天花板了。对于京东商城来说,增加客单的利润率,以及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样不可或缺。效仿亚马逊,未来京东云应该被寄予更多厚望,对吗?!(参见:数知,京东云争夺市场的“过墙梯”

南“华为”,北“京东”,各有各的赚钱方式和理由!

与之相比,您的企业欠缺了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产品、技术研发和解决方案,这个永远是基础,是立足之本。但是,仅有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南“华为”,北“京东”,不可思议的那些赚钱方法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