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绿麻雀网贷系统:从利息高低谈网贷平台的安全性问题

资金安全成为投资者最看重要素

    2014年频繁发生的问题平台,让投资者们“惊魂未定”,资金安全成为网贷投资者选择的基础。

    调查显示,资金安全成为选择网贷平台时的首要看重要素,占比高达57.61%;风险控制以15.18%的比例占据第二位;而选择最看重收益率高低的投资人占比不足5%。

    同时,在平台安全性判断的问题上,投资者关注各不相同。19.39%的投资人关注有无担保、抵押;17.87%的投资人关注平台的信息透明度;16.32%的投资人关注平台风控经验;15.95%的投资人关注平台股东背景;关注运营时间长短的也达14.03%。

    虽然P2P平台乱象丛生,但大多数投资人表示尚未踩雷。

    调查表明,2014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1~7月,每月平均有9.3家问题平台出现,进入8月后,问题平台数量显著增多,其中12月问题平台数量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

    但是在2014年网贷投资中,74.82%的投资者未踩雷;有18.24%的投资者遇到1~2家问题平台;4.73%的投资者遇到3~4家问题平台;2014年踩雷数高达5家及以上的仅占比2.22%。

    与此同时,26.14%的投资者表示继续看好网贷,追加投资额;48.49%的投资者维持现状,不受影响;而减少投资额度比重有24.04%;仅1.33%的网贷投资人心灰意冷决定退出网贷,整体上投资人对于网贷仍抱有信心。

 

  其实更多时候辩论双方讨论的标准和边界是不同的。打新人群愿意拿“低息、运营时间长、高待收”的平台举例子,而低息安全论者更愿意拿“社会经济中实体企业的利润率”说事。标准不同,也就根本没法比较。

   那么平台到底高息安全,还是低息安全?我先说说安全。没有绝对安全,安全一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相对安全。某平台在一定待 收范围内风险可控,那就代表安全,当这个平台把业务从A地移到了B地,空间发生了变化,也一定程度的代表安全存在巨大隐患。所以,高息平台和低息平台比 较,一定是在大体相同的时间段内或者业务空间基本不改变的前提下讨论。比如:平台初创期(前三月)、平台中期,等。拿一个刚刚开业的高息平台和一个运营了 1年、待收额度1亿的低息平台,根本没什么可比的,比没意义。

  高息安全么?如果长期运营一个资金成本明显高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本地民 间资本利率水平的平台,一定是不安全,答案非常肯定。同时,现阶段的P2P网贷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逻辑,资金的稳定和现金流管理都是大问题,平台的利率还要 低于当地的民间借贷平均利率水平。很多打新族所持有的所谓打新理论是:高息长期不安全,前期低待收是安全的。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前期多短?低待收到多少 算低?2014年山东不满月的高息雷,就是狠狠的一棒。那是不是所以高息的平台都不能投资?我认为也不是。要分析高息的逻辑。很多资质确实不错的网贷平 台,初期将广告和推广费用投入到高息回馈投资人之中,也是符合高息的存在条件。这种高息实际是有着推广成分的高息,而不是真正业务高息,后续是要降低回正 常经营的利率水平,在运营中就是所谓的“高开低走”,如团贷。

  低息安全么?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长期运营一个低息平台比长期运营一个高 息平台安全性明显高出几个数量级,也更接近实体经济的规则。如果平台资质不错,踏踏实实做业务,这个答案也是肯定的,这也是低息安全论持有者的观点。那么 下面问题来了,你懂这个道理,平台老板自然也懂这个道理,投资人觉得低息安全,平台无良老板揣摩出投资人心思故意将利息拉低,装出一副高大上平台的样子, 开这种平台的老板大有人在。另外,很多老平台经过长时间的运营后,待收急剧增加,由于融资成本低,手握大量资金开始加大力度拓展业务,因为网贷行业缺乏足 够的管控,挪用资金、填坑补漏、资金错配、虚拟项目,等等,各种故事有可能出现,而且这种平台受市场和经济大环境波动极大,反而容易出问题。高息打新族抨 击“低息、大待收”的平台也不无道理。

  在行业缺乏足够监管和准入门槛太低的情况下,形形色色的老板各怀心事,揣摩投资人心思。原本“高 收益、高风险”的基本常识问题变成了焦点话题。而平台安全与否涉及到的因素方方面面,利息高低仅仅是一个基本因素,需要从业务逻辑、运营成本、股东结构与 背景,等等,诸多方面全面考察分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绿麻雀网贷系统:从利息高低谈网贷平台的安全性问题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