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中国灾备、应急体制面临变革与创新

台风暴雨、地震海啸、金融危机,2008年,中国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平静"。巨灾面前,中国政府、企业在灾前预防、准备,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第一作者,国家安全标准化委员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课题组组长,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国际灾难恢复组织(DRII)认证的业务连续运作专家, GDS万国数据公司副总裁汪琪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面对自然领域、社会领域的巨灾,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由以IT为主导的传统灾难备份、恢复理念转向以业务连续为主导的全程灾备管理阶段。同时,他对目前安防、灾备、应急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发展机遇与挑战也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 1、 今年,中国相继遭遇雪灾、水灾、汶川地震等大范围自然灾害,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灾备和应急机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汪琪:从近年我国应对大规模灾难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来看,我国在应急法律保障、指挥协调机制、信息发布和收集技术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援和重建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有效的保障和执行体系。

这些应急体系及措施在今年发生的南方冻雨、汶川地震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对落实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提高配合与团结协作的效率,保障资源、人员和措施到位,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比如,针对今年初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强暴雪天气导致的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旅客大量滞留,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电力中断等问题,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强降温降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努力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妥善做好灾害救助和农牧业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这对灾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官方、非官方组织在应急方面表现得非常主动和积极,包括国资委、电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铁道部、银行、通讯运营商等都纷纷启动了应急预案,并依照应急预案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 2、 突发事件的处理给中国政府怎样的启示?如何建立统一的应急联动系统和平台?应急联动的整合又将带来怎样的"机制融合"?

汪琪:南方冻雨、汶川地震、南方洪水等大范围自然灾害促使我们应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之间,自然灾害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估灾险;应对已有的防灾减灾科技成果和应用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应在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海洋、环境等灾险检测站网的基础上构建立体监测体系和灾后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实现不同灾情的一体化灾备管理;应整合各类资源,将灾备体系纳入到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的规划;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到国民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防灾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把"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列为"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其明确指出"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我觉得应急平台建设应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该平台的建设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联动的整合将带来职能机构以及责权利的重新规划和部署,建立全国统一、高度集中的应急指挥体系合指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应有效融合各级政府部门、军队系统、武警系统、消防系统,公安系统、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全新的应急指挥中心,其管理权利和执行效率和执行力度将更强。

  • 3、 由突发事件处理和应急衍生出怎样的新技术、新应用,以及新的管理手段?

汪琪:突发事件处理和应急促使各级政府领导和企业高层更加关注业务连续性管理及相关技术。

灾备的起源最早只是对IT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然后逐步发展到对业务系统的备份,并从业务系统发展到业务流程和服务本身,业务的连续运营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从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管理的方法论而言,形成了业务影响分析、风险分析,灾难恢复和业务恢复预案的开发、演练、培训等多种最佳实践等。业务的恢复涉及到很多业务的流程、资源的调配、人员和组织架构的调整及恢复策略的制定等多个方面,我们称之为业务连续性规划。第三个阶段是业务的连续性管理,在业务连续性规划的基础上涉及危机处理、供应链的业务连续管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等管理型问题;业务连续性管理已经将灾备提升了管理的高度。

从实施层面上来看,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的灾备水平大部分还处在第一阶段,即主要关注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备份和恢复;也有些政府和企业在做一些业务连续性规划工作。前期国信办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也以业务连续管理的方法论对其所管辖的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相关领域制定了一些标准和要求,使得业界的灾备和业务连续建设水平逐步向纵深和广泛两个方向发展,向着业务连续管理的方向迈进。

实际上从国外情况来看,与我国的情况相当类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灾备在欧美发达国家起步,大部分机构和企业都只考虑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2000年前后,因为千年虫和突发性灾难等事件,国际上的一些企业开始重视业务连续性规划,这推动了灾备理论和体系不断向前发展。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化现在,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

  • 4、 从产业自身的发展看,网络技术和职能技术的推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安防、灾备、应急将有何发展趋势?

汪琪:技术手段将有助于实现以下长远目标:

  • a) 将实现全风险管理: 之前,对于发生概率较低的没有明确的直接责任人的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响应一直缺少统一的规范和要求,缺少必要的资金、人员的支持和专业的知识、经验的指导,很难在灾害发生的初期做出有效的响应,未来,此方面将得到逐步改善。
  • b) 将实现全过程管理:将改变被动应战的抢险救灾的工作模式,实现灾前预防,灾中抢救恢复,灾后总结重建等一体化全过程管理。
  • c) 将实现全参与管理:对政府而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发挥协调和指挥的作用,同时还应协调并获得当地商业机构、军事机关、受灾地群众的配合,获得其他非受灾影响地区组织、群众甚至国外相关技术和救援机构的支持。对企业而言,不应仅仅是IT部门或IT部门和少部分业务部门的事,应该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
  • d) 在监管方面,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此前在安防、灾备、应急等方面并不缺少相关法律、法规,而是缺少监督、检查机制,缺乏执行力度。

此外,就企业而言,将进一步科学、合理制定应急预案,结合具体的灾害场景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组织情况等进行编制,并且必须符合相关灾害防范、抢救、抢修和灾后安排的技术和科学要求。

而就政府而言,将面临一场彻底的应急机制和应急体制变革,将由垂直行业的应急指挥体系变成横向协作、跨部门、跨行业的统一联动应急指挥体系。实际上,在北京、南宁等省、市已经在此方面展开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南宁,其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通过整合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将应急救助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协调。

  • 5、 全球经济形式对灾备和应急产业有何影响?在全球集体过冬的形式下,灾备和应急的企业级用户也面临着困难和产业转型,他们的灾备应用需求会有何变化?这对产业的发展以及应用有何影响?

汪琪: 全球金融领域出现的寒冬必将影响国内外企业在各方面的投资规模,从而对提供灾备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提出了挑战。然而,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谁能掌握更合理的运作模式,更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响应的服务将取得市场先机。

在市场主要用户缩减开支的情况下,相信会有更多的用户将灾备和应急服务从独享和自己投资的模式转变为更有效率的共享及外包模式,这将对行业的服务商在成本、服务水平和资源储备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的企业将得到快速增长,否则将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 6、 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趋势看,传统产业变革与创新过程中,灾备、应急与企业管理已经有了怎样的融合形态,未来还将会有何新的融合应用?

汪琪:相信大家都了解,风险管理和安全是企业生产和业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安防、应急、灾备正是生产运营安全由外到内的几道防线,他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今天的企业在考虑生产和业务管理的时候,安全、应急和灾备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业务连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多的企业中,业务连续是由董事会负责,主管运营或财务的高层领导直接主抓的重要的运营环节;其相关的政策、指引、工作流程、人员培养和资源准备已成为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一部分。

随着国际环境和企业运营环境的日益复杂,我们看到企业的风险意识在不断增强,有些大型企业开始设置首席风险管这样的高层管理职位来控制企业风险。我们相信安全、灾备、应急会作为企业业务连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未来的管理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中国灾备、应急体制面临变革与创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