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市场观察:针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存储依旧空白

    存储备份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存储备份包括硬件备份和软件备份两大类,而真正意义的存储备份更强调软件的备份。硬件备份不能代替数据存储备份,若发生人为的错误,由此引起的数据丢失将无法恢复,从而造成公司财产的损失,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事实证明,只有稳定安全的硬件设备与易管理的备份软件的结合,才能使企业资料得到安全系统的数据保护。


    然而,目前在国内应用存储技术的中小用户还不多,但在国外采用这种技术已经非常广泛了。除了国内信息化水平较低的缘故以外,中小企业对存储产品认知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数中小企业认为只要将数据简单地放在服务器中就可以了,而不是有效、系统、安全地将数据存储在相关的存储备份池中。同时,国内目前很多存储厂商对中小用户的“教育培训”也很不足,还都停留在卖硬件设备方面,还没有系统地考虑客户的具体需求,“只是客户需求什么我卖什么”,事实上还有很多技术附加值没有很好地利用。


    存储市场是个比较封闭的市场,在中国,客户对存储产品的要求很片面,要么极其高端,要么很低端。有些低端产品可以解决一般的存储问题,价格也很便宜,但在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时,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却是无法解决的。现在不管是厂商还是媒体,不断地强调网络安全,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硬件安全。


    存储在中小企业应用偏少,主要原因还是价格。存储并不仅仅需要硬件,更重要的是要有软件和解决方案的配合。不管是国内的存储软件还是国外的存储软件,价格都不低,十几万元二十几万元的软件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个较沉重的负担。


    目前市场上也有中低端的存储,如采用SCSI主机接口,而硬盘使用SATA的设备,由于用户不懂存储,觉得磁盘阵列是很昂贵的产品。而厂商并没有相应地“教育”用户,让用户了解到基于SATA串口技术的磁盘阵列,在可靠性方面如欧美国家、日本等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用户只是觉得SATA的阵列只是二三百元的芯片,不安全、不可靠,因而不去尝试接受。


    目前能通过媒体了解到的存储解决方案往往是比较大型的,并没有相对小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方案。中小用户看到政府、银行采用的大型架构,觉得存储是极其高端的产品,考虑到成本,就自然而然对存储望而却步了。在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用户采购设备和选用服务通常会选择比当前需求高一些的,但在我国内地市场往往将价格因素考虑在第一位。尽管国内的中小企业的数目在不断增长,但一直没有适合国内中小企业的存储解决方案。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是EMC、IBM等厂家提供的动则二三十万、上百万元的方案。基于利润的考虑,厂商还没有大力去推动这个市场。(文 / 计算机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市场观察:针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存储依旧空白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