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联合数据解决方案 把握大数据时代先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黑客集团Lulz Security与Anonymous已经相互结盟,攻击目标锁定世界
各国的政府网站,而此项攻击行动代号称为“反网安行动” (Operation Anti-Security)。Lu
lz Security是在部落格公布此项结盟消息,称将发动“立即且不间断的战争”,并在Twitter
页面上表示:“#AntiSec攻击行动周一开始启动”。数字化世界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IT系统是通过数据来帮助企业完成业务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获得竞争的优势,企业必须以实现良好的数据管理能力为前提,将数据管理列为企业IT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并善于利用企业自身所产生的宝贵数据。
这就为所有的企业带来了针对数据管理的挑战:企业中的数据管理模式,是否能够面向未来数字化世界的发展挑战?数据管理是可持续的、简单的并能够符合现实的要求?IT投资所产生的数据资产是否得到了其作为IT系统核心所应当受到的保护与重视?
评价是否能够达成数据管理的趋势目标,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并完成下面的一个简单的测试,在看完以下的问题之后,您只需要在心中默念是or否,很快就将得知您的数据管理是否能够面对未来的数字化世界的发展挑战:
第一个问题:你的企业能否准确的预测未来3个月的存储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否能够控制数据存储的成本或容量激增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数据管理、存储、迁移的效率,是否满意?
第四个问题:是否在过去18个月内,很好的控制了存储成本和数据量激增?
第五个问题:IT投资不再是负担而是能够投入即立竿见影获得效果的?
如果你的答案中,有超过3个"否",那么恭喜你,你并不孤单,你正身处于成本、效率、数据量激增的数据世界与IT资产环境中,IT投资——数据资产——正在成为负担,IT系统无法将无形无序的信息转变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数据资产。
如果你的答案中超过3个"是"甚至于您全部选择了"是",我希望您能够告诉我,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但在此之前,您或许也会感兴趣我即将与您分享的我的想法及方法。
传统存储的弊端:无法面对当前挑战
数据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来的太突然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根据IDC的报告显示,现在全球数据量每18个月就要翻一番,每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已经高达40EB(1EB=1000PB),与此同时,自2010年开始,全球出货的存储系统容量已经低于当年新增的用户对于存储容量的需求,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恶化"。
仅以中国为例,IDC预测,2011年中国企业级外部存储市场将继续保持超过15%的同比增长,市场总规模有望突破13亿美元,存储总容量有望达到950PB1——这些数字都远远超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
但在现有的存储架构及数据管理模式下,有效的掌握数据世界正在变得越发困难,您或许已经发现,存储系统正在变得臃肿而毫无效率可言,数据管理的模式变得难以为继,变成为一件困难、复杂甚至是难以实现的事情。
这是因为数据量的激增不仅仅带来了对容量的大幅度提升需求,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关联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存储系统的成本居高不下、效率持续降低且数据量的激增几乎难以被遏制,企业必须面对十分实际的问题:如何应对性能与成本的博弈,如何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又如何为激增的数据量提供足够的数据管理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数据存在于包括软件、硬件和管理策略在内的各个环节——在此数据管理并不仅仅包括数据策略、软件管理同时也包括存储架构与硬件体系所构成的"完整概念"——当无法应对挑战的时候,数据孤岛开始形成,企业难以跟上虚拟化时代的脚步,并同时开始面对数据丢失和损坏,严峻的数据管理及更为重要的数据保护体系开始在你的业务中土崩瓦解。
image
    &n bsp;           图释:企业所面对的数据管理挑战在不断增多

而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我们不仅在面对传统的——有关容量和性能——数据管理和存储方面的挑战,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摆在我们面前,如非结构化数据大量出现就是其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据IDC统计,2011年将产生的数字信息量总计预计会达到接近1,800 EB,是2006年所产成的10倍,该数据中的95 %将是难以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 - 电子邮件、Word文档、视频等等2——大数据与文件系统正在改变传统的存储模型,背离以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为主的传统FC SAN架构。
与此同时,云计算、虚拟化、软件即服务等概念出现也开始冲击我们的数据管理体系,数据存储的需求开始增添新的元素,这导致了传统的存储管理模式——软件和硬件——无法适应新的时期的数据管理需求,对于传统的存储管理模式来说,其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机械且无序——只是通过性能、容量的不断提升徒劳的追赶数据管理的变化趋势,难以掌控全局。
最终,摆在我们面前的结局是,一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现有数据管理问题朝纵深化发展,现有存储系统与数据管理体系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非机构化数据、云存储、虚拟化等概念又对我们的数据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要求我们抛弃传统的数据管理理念,从机械的、复杂的数据管理模式,摒弃具有无法解决的弊端的传统存储系统和数据管理模式,走向智能的数据管理——它将是虚拟化的、自动化的、整合的未来趋势。
什么是智能数据管理:定义与愿景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智能数据管理(Intelligent Data Management,IDM)不仅仅是软件和管理策略的制定,在新的数据管理理念和发展趋势下,数据管理开始融合软件和硬件,软件功能、管理策略与硬件平台的特性、功能相融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数据管理战略,无论是磁盘阵列还是磁带系统,或者是整个存储网络,一切承载数据并为了让数据更高效的存储、利用和保护的系统,都包括在数据管理的概念之内。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意味着智能数据管理不仅仅是强大的软件和管理能力的体现,其包括在一套智能的、面向未来的、消除了管理风险的体系下,实现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利用硬件特性和优势更好的、更智能的管理数据的过程。
从定义角度来说,智能数据管理是"基于消除成本与数据存储的两难取舍的、减少甚至降低为0的数据管理风险的、制定的面向未来企业与数据发展的存储策略。"
其愿景是:以合理的成本,将正确的数据,放在最适合的存储位置上,包括:创建一条走向高效数据管理的存储优化之路:提供业务敏捷性、服务水平管理及经济节省,并为向下一代存储系统及云计算应用模式提供无缝的扩展能力。
总之,智能数据管理目前已经成为趋势,企业用户正在抛弃老旧的上一代FC SAN及无法验证的数据保护机制,智能数据管理目前可以概括为五点:
1、 通过智能存储管理方法来帮助客户分析和优化数据管理效率
2、 智能数据管理包括软件应用、管理策略和硬件平台
3、 自动化:与虚拟环境集成,按策略自动迁移并轻松找到数据
4、 优化:抛弃传统存储架构、提供更好的SAN、可验证的数据保护
5、 无缝扩展:按需购买,并为升级未来存储及云计算模式提供无缝扩展能力
根据Forrester的2010年度报告《在高增长中控制存储成本》3,存储预算已经从2007年占 IT 硬件预算的10%上升到了2009年的占 17%,且根据分析机构ESG的调查结果,大部分用户的存储预算,将投入到"增加虚拟化的使用、信息安全计划、改善数据备份和恢复、升级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数据增长。"上,实现更为智能、高效和可靠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用户不仅已经接受智能数据管理的概念,而且已经开始在其IT投资中进行相应的计划和配比,这说明,在企业用户心中,智能数据管理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正在发生的趋势。
IDM框架下的戴尔存储
智能数据管理并非一种虚无的概念,或是"无法琢磨"的趋势,在智能数据管理的落地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解决方案体系,以及一整套基于创新存储与数据管理技术的方法论。
在智能数据管理的框架下,将包括五类存储解决方案,他们是:存储虚拟化和整合、应用整合和优化、高级的数据保护和恢复、数据分层及归档和法规遵从以及面向分布式企业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五类的存储需求,智能数据管理显著的超过了传统的数据管理体系。
作为一个目前提供全面存储能力的企业级供应商,戴尔在智能数据管理的体系下形成了全面的软硬件产品家族,提供了广泛的、经过业界认证的技术提供能力。

从“芯”开始 关注工作负载优化

随着数据信息以指数级的增长方式走向智能化、感知化和物联化,各种不同的工作负载与基础
架构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除了传统的数据库、ERP、商业应用以外,大规模数据处理、实
时计算分析、Web协同应用等一些新兴应用对现有的系统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在企业的数
据中心里常常见到一台服务器跑一个应用的情况,比如数据库、Web和ERP分别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
上面。然而,这种做法使得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偏低,数据中心在空间、电力、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成
本也偏高。但如果用一种系统处理各种不同的工作负载,从成本、安全性和扩展性等角度来看,某
一种系统就很难同时成为不同客户需求的最佳选择。这时,为支持混合工作负载环境而设计的系统
无疑是理想之选,除了能够动态地满足不同负载的计算要求,管理上也更加轻松。
    IBM Power Sytems系统就是针对以上需求、专为负载优化而生的。Power Sytems从芯片开始,
包括虚拟化、AIX/I操作系统、Websphere中间件、DB2数据库软件等,针对数据库、WEB、ERP、实
时商业智能分析等业务负载,都进行了一定的优化,软硬件的紧密整合让Power Sytems能够更好的
支持混合工作负载环境。今年年初,IBM Waston系统在Jeopardy节目上用自然语言、以正常的速
度、正确的回答问题时,充分说明了当优化系统被调整到某个特定任务时可以完成些什么。
    IBM的Power产品家族经历了20年的洗礼与传承,去年发布的Power7则是Power架构十年来最为
划时代的产品。Power7并不是只针对一两种业务定制的,它可以适应各种业务负载需求,从“芯”
开始,采用了工作负载优化技术进行设计。 image     IBM POWER 7处理器可根据不同模式下的实际工作负载对内核及线程进行自动分配,采取TurboCore模式或MaxCore模式,从而实现最佳整体性能。在面对数据库或者其他以事务处理为导向
的工作负载时,可以选择TurboCore模式优化系统的频率和高速缓存利用率。在TurboCore模式下,可以同时采用4个内核运行,并把芯片中所有8个内核大部分资源放到4个运行的内核中,以提供更大的缓存和内存带宽,提升时钟频率,提高单核性能。
    而面对基于互联网的大任务量并行工作负载时,可以开启MaxCore模式。当不采用TurboCore模式时,所有POWER7处理器在MaxCore模式下,拥有多达每插槽8内核、每内核4线程,共计32线程。
通过每“芯片”并发线程数量的8倍提升,并行处理大幅提升。TurboCore和MaxCore模式与操作系统无关,处于在操作系统层的下面,虚拟化层也能支持,客户可以自己选择。
    对需要大量内存的工作负载,用户可以使用POWER7的另一项新技术--Active Memory Expansion.该技术通过内存压缩,使系统的物理内存针对应用程序时显示出2倍于实际的大小。借
助此项技术,SAP软件可用内存量比系统实际内存可多出 50%,可处理业务量将增加65%.  由于
Active Memory Expansion功能完全由硬件实现,因此该功能对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无需操作
系统支持、无需做任何硬件改动的情况下,实现可用内存容量增加50%(SAP)的神奇效果。
    此外,不同的工作负载对线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数据库类的应用往往需要非常快的处
理器,以便用最高速度来处理交易;而Web负载则往往会将Web请求拆分成多个部分来并行处理。使
用多线程,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并行吞吐量,使用单线程,可以提高处理器的计算性能。Power7的智
能线程技术可以动态地切换处理器线程技术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来选择SM1、SM2、SM4
这三种不 同的线程模式,以满足对计算性能、吞吐带宽、能耗和工作负载的不同需求。 image
    其中,SMT4是POWER7新增加的一项多线程技术,使得每个内核最多可以并行执行4条指令线程,大大提高POWER7处理器核的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Power7系统在工作负载优化方面有多项技术革新,除了在处理
ERP、数据库等传统应用方面继续保持了优势外,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任务以及需要大量内存的工作负载,都能给予良好的支持,即便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应用类型,也能轻松应对,游刃有余。

云时代来临 企业的云端之旅该从何处起步?

说起这两年业界最火的话题,非云计算莫属。这与当前的企业对IT的要求密切相关。在IT预算
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对IT效率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用户希望能够在需要时获得所需的 IT 资
源,如应用性能、数据存储和网络带宽等,就像使用水、电一样按用量收费、随需调配。这就对现
有的IT架构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云计算在效率与成本方面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因此,服务器、存
储、网络以及软件、服务等各类供应商都在这片云中上下求索,希望能更好的利用云来改造企业的
业务流程,加快服务交付速度,从而降低企业的IT成本,提高效率。
    进入2011年,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备受关注却远离企业实际应用的话题而已,随着“云”的
逐步落地,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在积极部署云计算,以期降低与传统IT方法相关的复杂性与成本。根
据Gartner的数据,200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销售额达到563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1%,到2013
年,云计算市场的销售总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除了
中化集团成功打造出中国首个企业云计算平台之外,一些地区和核心企业也已经将云架构战略订立
为下一代IT基础架构的方向并纷纷着手实施,如河北廊坊正在建设全球顶级的云计算基地、山东东
营正在建设的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正在推进的“星云计划”等等。当大大小小的企业
先后开始云端之旅时,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如何将云集成到现有IT当中?
    作为一种新的IT基础架构管理和服务交付方法,云计算用来管理大批高度虚拟化、标准化、
自动化、高效的计算资源,使其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大型资源池。如何将既有资源通过虚拟化手段进
行更好的"池化",是迈步云端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今年3月份,IBM推出了IBM Power Cloud Box
方案,经由Power服务器、PowerVM虚拟机、Systems Director Vmcontrol管理平台三者完美融合,
即可轻松化解企业用户资源池化难题,让企业轻松迈出云计算第一步。
    Power Cloud是处于基础设施服务(IaaS)层面的一个资源共享的云服务平台,这个基于Power
基础架构的云解决方案整合了IBM旗下众多的先进产品,包括POWER7、PowerVM、AIXLinux 、
PowerHA、EnergyScale、AEM、Systems Director等等,具有无限制的虚拟化能力、无间断的业务
弹性、无与伦比的绿色特性、高效的自动化管理能力。建构在AIX平台上的Power Cloud Box可靠性
远远领先于其他品牌的平台,能够达到99.997% 持续可用,AIX分区支持活动分区迁移,且
AIX6.1/7.1支持活动应用迁移,这些优势使得AIX平台成为实现用户企业级云计算的主流选择。
    在管理方面,通过平台级管理工具 IBM Systems Director可以实现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
与存储、网络管理一体化,完整控制资源,降低管理复杂度,并体现了动态管理的特性。此外,
IBM Systems Director 能够为企业级服务管理软件提供丰富的硬件信息,与企业级服务管理软件
紧密集成,打造一个端到端的完整管理解决方案,优化应用交付。
    良好的基础云计算平台不仅要符合企业的当前需求,? 0048 愠ぴ斗⒄沟男枨蟆N耍琁BM在
软件与服务同样祭出利器,? 瞥鲆徽追?quot;PowerCare计划",通过在Cloud Box中所加入的软件和
技术,如PowerVM、PowerHA等提供给用户,让虚拟化技术、能源优化技术、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强
大的云计算基础架构通过Power Cloud Box的得以实现,帮助用户分步骤地实施Power Cloud基础云。
    步骤一:要虚拟化优化系统性能(Power Cloud Basis)。虚拟化技术是构建云计算的基础,
而Power Systems具有最完善最强大的虚拟化功能,包括CPU/内存/IO的全面虚拟化,能够大幅提高
系统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灵活调配能力,适应随时变化的业务需求,并通过虚拟技术性能调优保证应用运行于最佳状态。
    步骤二:优化能源使用(Power Cloud Greenness)。Power Cloud根据供电和冷却情况动态调
整工作负载,消除云中热点,实现能源利用最优化。用户能够看到有效监控和控制整个Power
Cloud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情况,发现和消除云中心热点,提高能源效率。PowerCare能够为用户构建绿色的云基础架构,实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
    步骤三:加强可用性与安全性(Power Cloud Resiliency):在任何时候,系统安全可靠性都
是企业级应用考虑的首要因素。用户通过IBM评估可以发现系统可用性和安全性隐患,有效消除计
划内停机影响,提高应用可用性;同时,PowerCare为用户的云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用户高枕无忧。
    步骤四:构建基础云(Power Cloud Construction):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资源共享的Power
Cloud云平台,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更,推动业务创新;实现IT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简化服务交
付,降低运营成本;快速提高资源利用率,改进投资回报率。
    作为IBM着名的“三大宝盒”之一,Power Cloud-Box充分发挥了Power Systems企业级应用平
台创新性能,并结合IBM强大的系统软件及云实施服务PowerCare计划,帮助用户快速、轻松、切实
地构建云基础架构平台,轻松开启云端之旅。

 
为智慧地球和云计算搭桥 IBM首提智慧计算
在Pusle 2011大会上,IBM首次提出了智慧计算(Smarter Computing)框架。
Watson完胜人类 IBM智慧计算应用畅想
“沃森”的真正挑战在于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正确比对数据库,并且在诸多信息中去伪存真找到正确答案。
 

 

如想通过改变客户服务方式来创造优势,首先要开展大数据与信息集成工作。

  前一段时间,IBM 沃森参加了CBS的益智节目--
《危险边缘》(Jeopardy),这是他在全国观众面前
首次亮相。确切说,实际上是虚拟头像。………<详细>
  IBM推出多项磁带相关新产品 瞄准大数据市场
IBM大数据阵列产品DCS3700正式亮相
IBM推多款存储新产品 加入大数据战团

如想通过转变IT经济性来获得?

  随着数据信息以指数级的增长方式走向智能化、
感知化和物联化,各种不同的工作负载与基础架构之间
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详细>
  专访IBM:DS8000仍有新品 未来可用Power7
深化智慧系统战略 IBM领航工作负载优化
粱建球:IBM工作负载优化分三步走
 

如想通过改造业务流程和加快服务交付速度来创造优势,首先要部署云。

  作为一种新的IT基础架构管理和服务交付方法,云计
算用来管理大批高度虚拟化、标准化、自动化、高效的计
算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单一的大型资源池。………<详细>
  中小企业青睐云存储 数据备份推波助澜
IBM推针对灾难恢复和数据归档的智能云
云计算推灾难备份市场格局重构?

如想获得真正的业务优势,要同时开展这三项工作并且将您的IT设计成全盘系统。

  IBM近日宣布推出新的磁带存储产品及增强型归档、
去除重复复制的产品,旨在帮助客户有效存储数据,
并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详细>
  大数据增长为数据存储系统带来新挑战
存储分析:全面解读IBM的私有云策略
优缺分析 云文件存储类比本地存储系统
  基于Power7系统的“三大宝盒”  
Power Watson Box:实现系统优化、处理海量运算、成就智能分析
    实现“智慧的运算”,首先需要云架构管理下高效创新的IT能力;其次,需要极大地提升经济性;第三,能够支持已存储数据分析和批量交易处理以及实时海量数据分析和深度数据挖掘能力;第四,系统需要具有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详细>
Power Watson Box:实现云计算轻松落地的首选基础架构
    云架构是实现“智慧的运算”的基础保证。Power Cloud Box的推出充分发挥了Power Systems企业级应用平台的创新性能,并结合IBM强大的系统软件及云实施服务“PowerCare计划”,帮助用户快速、轻松、切实地构建云基础架构平台。……<详细>
Power Watson Box:实现大规模数据整合的关键业务应用系统
    当前,一些领先的企业开始考虑从基础架构到业务应用进一步整合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急剧膨胀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过度的电力消耗和散热问题、数据中心供电和冷却基础设施、人力成本、软件成本上升、意外的系统宕机等等。……<详细>
  0998
Storwize V7000
IBM Storwize V7000是IBM最新发布的一款中端存储产品,在发布这款新品之前,IBM特意为其制作了具有强烈神秘感的广告,并宣称这将是“改变存储游戏规则”的产品……<详细>
  IBM XIV
IBM XIV被业内称为革命性的新一代存储架构,它是采用了大规模并行的分布式网格存储技术,使用了“Scale out”(横向扩展)的存储架构……<详细>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