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郑纬民:ChinaGrid二期重点在信息服务

8月22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ChinaGrid 2011学术年会上,DOSERV记者见到了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并了解到了即将启动的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二期建设的重点内容。


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

作为ChinaGrid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郑纬民多年来积极参与中国教育科研网格的规划和建设,推动了中国网格的发展。谈到ChinaGrid第一期的主要工作,郑纬民教授认为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建成了实实在在的网格,并且参与的高校从最初的12家发展到了22家,聚合计算和存储能力分别达到了16万亿次和180TB;二是开发了网格中间件—CGSP,这是中国科研人员自主开发的软件,以至于美国的“网格之父”对CGSP都高度评价,并把几个算法软件公布到了国际网格网站上;三是ChinaGrid第一期还成功部署了五类应用信息网格: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计算流体力学、海量信息处理、大学课程在线。

“正因为ChinaGrid第一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ChinaGrid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郑纬民教授说到这里特别自豪。

以生物信息学网格为例,ChinaGrid把相关的生物软件、课程、数据库等集中存放在网格上,目前每天有3万多人在使用该网格,它给高校生物研究带来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有生物老师拿到了一段基因序列,想到生物库进行比对。原来的做法是需要和不同的学校进行比对,过程既繁琐又有很多重复无效的工作,而通过生物信息学网格,只要向网格提供查询需求,工作人员会将各种结果整理后形成最终的报告发送给该老师。

“我们现在能提供的是整套的服务,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叫生物信息服务云。”郑教授表示,“原来没有云计算一说,网格实践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其实是云计算的早期形态。”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二期建设项目科研报告。ChinaGrid二期项目建设任务将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42所高校承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格资源建设、重点学科网格平台和典型应用建设和公共支撑平台建设。
谈到二期的工作重点,郑伟民教授表示,ChinaGrid二期重点在信息服务建设。除了继续发展完善原有的5大应用网格外,会增加大气环境、材料、计算机基础三个领域,发展成8个重点应用网格。

此外,郑纬民教授坦言,ChinaGrid一期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参与项目的学校各有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加入ChinaGrid,但实际使用外校的计算资源有点困难。因为加入的计算机本身承担了很多本校的计算任务,工作量已近饱和,很难再有资源分配给外面。ChinaGrid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建7个中心和7个分中心,总共14台高性能计算机,所有权归ChinaGrid所有,这样会员单位想用的话只要按照流程申请就能使用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郑纬民:ChinaGrid二期重点在信息服务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