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达沃时代CEO田大庆:微数据中心,让中小企业惠享超融合的技术

作为IT基础设施演进的一个必然方向,超融合对传统架构的颠覆式创新,毫无疑问刺激了IT生态圈对超融合市场空间的遐想。

炙手可热的超融合,到底是百花齐放还是鱼龙混杂?超融合真的为企业带来价值了吗?什么样的超融合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近日,科技云报道专访达沃时代CEO田大庆,听听业内老司机的解读,也许会颠覆你对超融合的既有认知。

超融合之殇:前景虽美,却难过技术关

一提起超融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简单化、自动化。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一整套解决方案“打包”在一台机器里,开箱即用,降低运维成本,优势实在太过鲜明。国外超融合先行者Nutanix的业绩疯长,在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市场对超融合的认可。

如此看好的前景,自然少不了国内各大IT厂商对超融合产品线的布局。然而,在达沃时代CEO田大庆看来,超融合的火热并不代表市场的成熟,交付远不尽人意。推概念、卡位的厂商居多,拿得出技术过硬、产品化程度高的超融合企业,却屈指可数。

“我们在2012年做过类似的产品,所以2014年启动开发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最容易做成超融合的。等到2015年产品成型,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问题太多太多了。我们才发现超融合好不简单,很多公司都把它估计错了。”

以分布式存储扬名业界的达沃时代,理应在超融合产品的研发中占尽优势,但超融合创新架构带来的复杂性远超想象。

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达沃时代在自主的企业级Server SAN软件的基础上,重新优化了软件结构和I/O执行流程等,才使达沃存储软件适配超融合系统所需。

尽管业界的超融合产品已初具可用性,但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却普遍不够理想,尤其是大型项目,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面对大型项目从底层到上层的反复调试导致研发进度滞后的矛盾,田大庆开始反思超融合在中国的应用之路该怎么走。

痛定思痛:微数据中心,让中小企业惠享技术红利

在中国,特别是区域市场,大约有数百万的中小企事业单位。这些机构组织不管规模有多小,对信息化的需求却同样五脏俱全。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痛点也呈现出惊人的共性:一是几乎没有IT运维能力,二是对成本比较敏感,采购成本和管理运维成为他们非常大的负担。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能让这些应用场景不太复杂的中小企业,拥有一套快速部署、易于管理、具有成本优势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实现数据中心的需求呢?

在这样的思路下,达沃时代一举推出了一款形态虽小,却具备一个完整数据中心所有功能的超融合产品——微数据中心。

其产品核心简称“小金刚”,由三台标准X86服务器和三根万兆网线构成,可以提供6颗以上CPU的处理能力、最大500T的存储空间以及28T高速缓存的超强计算和存储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基于小金刚构建的微型数据中心,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业务的需求,包括财务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邮件系统、外部网站等十几个应用的运行,极大简化了IT系统架构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田大庆举了一个用户的例子,“比如最典型的社区医院,数据中心一旦出问题,病人就划不了社保卡了,整个医院业务陷入瘫痪。小金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数据能够相互备份,即使主中心宕机了也不影响正常业务,甚至为维修留出了3-10天的时间。”

3节点的小金刚,因IT架构简单,令微数据中心的稳定性远超大规模应用,更让其他产品望其项背的是,它还大大降低了超融合产品普遍高昂的成本,这正是达沃时代独有的技术核心之一。

对于所有的超融合系统来说,三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必须使用万兆交换机,而一旦采用了万兆交换机,成本就无法控制。

“这是我们的新发明,据说我们是全球最先发明不用万兆交换机的,这里面是有窍门的,一般人不敢那么想。”田大庆笑着告诉记者。小金刚一方面省去了万兆交换机的成本,另一方面因为减少交换机就意味着减少了一类硬件故障的可能,降低了日常监控和维护的门槛。

有舍有得:定位清晰,先“对味”后合作

抓准了中小企业在数据中心方面的痛点,是否就代表了市场需求足够庞大呢?其容量足以支撑如微数据中心这类超融合产品的稳步发展吗?

据2016-2021年中国IDC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我国IDC市场增速将保持在35%以上,2018年我国IDC市场规模将接近1400亿元。其中,超过百万的中小企业,据田大庆预估,将形成至少300亿级收入规模的设施服务。

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如何满足差异化的行业需求及庞大的客户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田大庆看来,要解决行业需求差异化,最好的办法是从行业中提炼出共性。然而,他对行业的定义,却不同于常规的行业分类如金融、医疗、交通、教育等。

“我们所有的行业分两类,一类是主中心业务,比如银行的总行或者一级分行,工商税务的总局或者省局;另外一类是二三级组织的业务,比如市级或者县级的工商所、税务局,这些肯定没有大型数据库,业务和应用就非常类似了。”

对应两大类行业需求,达沃时代在业务支撑上也做出了相应的选择,微数据中心作为一款标准化产品,支持中小企业通用性业务,而不承接复杂的、定制化的业务。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其需要魄力的决策。

从产品层面来说,只有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一款产品才可能进行大规模复制,这就要求对通用性需求的把握极其精准,不在市场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是难以获得这种经验的。从市场层面来说,标准化产品必然决定了部分客户群体的流失,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企业对市场和用户范围主动定义的结果。

田大庆告诉记者,“我们对销售人员要求,必须先学会放弃,别见着买卖就冲。发现对方和我们的产品对不上,就赶紧告诉人家这事我们做不了。我们有些销售买卖做不成,那活该做不成,业绩完不成想别的招,但必须按我们规则做。做产品的公司只能这样,不这样做肯定做不好,对用户也不负责任。”

如此坚定的战略打法,源于达沃时代对自身定位清晰。既然要做中小企业市场的超融合先行者,首先就要为自己立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规矩。这种克制不仅体现在产品和市场上,甚至,连合作伙伴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克制,颠覆了原有的生态玩法。

达沃时代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之前是往别人的产品中输出技术,如今以自己为核心输出产品化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与上游服务器、或者是存储介质厂商及下游的应用开发商紧密结合。

如何让生态圈中的合作伙伴和自己“志趣相投”,又能联手创造新的企业价值,田大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联合合作伙伴进行标准化的输出,让合作伙伴深深体会到产品为用户带来的价值,同时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二是对合作伙伴的甄选提出了标准,第一,必须熟悉某个行业;第二,一定要做过应用服务,而不是纯硬件服务商。

今年,达沃时代还在同步准备自建渠道,计划先在全国20个省设立省一级的唯一经销商,覆盖政府、教育、医疗、金融、制造、广电、互联网等6-8个领域。

由此可见,达沃时代正从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公司向成熟的产品型公司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纵观全球,超融合在IT基础设施市场占比还不足5%,仍处在市场早期。资本的介入、技术的驱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决策者的眼界和格局、市场的需求等多方面,都决定了产业的走向。达沃时代能否以微数据中心率先开拓出一条中小企业市场的超融合之路,既考验企业的格局和眼光,更取决于产品的成熟度和市场推广的速度,一切答案等待市场的验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达沃时代CEO田大庆:微数据中心,让中小企业惠享超融合的技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