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曙光上市之后,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不久前,中科曙光(以下简称“曙光”)自1996年成立以来最为值得纪念的日子——11月6日,曙光正式在沪市登陆A股,宣布成功上市。对于曙光而言,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意义深远,上市后的曙光将募集到大笔资金,亦或将制造出一批新的“千万富翁”。

同时曙光也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让实现跨越式发展变为可能,但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强调,上市后的曙光仍旧将带着一种“空杯心态”,将采取“小火慢炖”的发展步调,坚持此前制定的“4SP”战略。

“曙光公司成立是一个原点,今天又回到了另一个原点” ,历军如是说。

曙光的“求变”与“坚持”

曙光几乎都是从超级计算机开始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基本依赖进口,并且必须要安装在中国人不得进入的“玻璃房子”中,以便于国外专家监控。为打破这种垄断,1990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即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始了中国自主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这就是曙光公司的前身。

1993年,曙光第一台超算“曙光一号”问世,在诞生后仅3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称,曙光一号的诞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项目成功所带来的震动和影响。从此,曙光超级计算机成为中国超算“国家队”,曙光4000A、5000A、星云系统相继进入全球超算TOP500榜单前十,中国超算跃入世界强手之林。(详情请点击: 《纪录中国——高性能计算的中国“曙光” 》)

在11月7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TOP100榜单中,曙光以32%的占有率位居榜首,连续六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TOP100市场份额第一。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认为,六度蝉联HPC TOP100市场份额第一展现了曙光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所拥有的实力,同时也证明中国本土化厂商完全可以依靠自主创新,技术驱动的优势来赢得市场认可,赢得行业用户的信赖。

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曙光已经在中国具有了绝对的优势,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曙光即便是只做HPC的生意,似乎也能够活得很好。但曙光并不是一家固执的企业,近年来,随着产业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曙光在坚守HPC业务的同时也开启了转型之旅。

这是因为时代给曙光带来了新的机会。曙光公司高级副总裁聂华指出,如今,云计算引发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数据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开启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动智慧城市遍地开花;随着数据的急速增长和“棱镜门”事件的出现,信息安全问题更加严峻——这些产业新趋势驱动了企业战略重心和业务方向的转变。

2012年,曙光提出了“4个SP”战略,即“Server Provider、Storage Provider、Solution Provider、Service Provider”,曙光在服务器、存储等传统硬件的基础上,逐渐加大了在软件和服务上的投入,向“信息服务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求变”给曙光带来了新的突破,2014年以来,曙光在电力、电信行业集采中斩获最大份额、在金融行业全面突破,获得极强的品牌影响力和点名率、在互联网及公共云增速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曙光刀片服务器历史出货量已经位居国产榜首、四路/八路高端x86服务器位居中国先列。

每家企业都有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往往也会决定企业的发展步调。在这个新兴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厂商的快速崛起和转型、大刀阔斧的进行分割或是收购,换上一副新的面孔。印象中曙光并不是这样的一家企业,从其前身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到现在的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曙光似乎并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波动,一直很平稳的在发展。

那么上市之后,曙光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通常来说,上市会给一些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曙光这家诞生于中科院、有着“科研”、“技术”、“低调”等特质的企业而言,上市会带来一些变化,但绝不是变革性的。

“上市融资以后的资金除了少量用于补充营运之外,大部分将用于研发投入”,历军表示:“曙光上市后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自我,加大研发的力度、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为的是企业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速度、提高质量。”

历军表示,上市之后,曙光并不打算急着开拓新的业务,或者是喊出响亮的口号,而是将延续“4SP”的战略方向,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小步快跑的模式,稳扎稳打。因为在历军眼中,“不温不火”是曙光一直以来的企业风格,也是曙光一直以来保持稳健的最大秘诀:“企业活着就有机会,走的步子不要迈得太大,不要摔什么大跟头,我们会坚持稳健的理念,不浮躁,也不东张西望。如果什么机会都要去抓,资源分散、战线过长,就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曙光的4SP战略方向在相当长时间不会发生变化,只会在边缘进行有限的扩展”,历军反复强调。

2011年,曙光将其英文表示由“Dawning”改变为“Sugon”,寓意为“超级中国龙”。历军表示,上市和不上市,曙光的市场、研发、产品和战略都没有改变,上市只是为这条“超级中国龙”插上一双翅膀,飞得更快一点。

“超级中国龙”将乘“云”而上

据曙光高级副总裁聂华介绍,曙光上市的募投项目有两个,其一是CloudView2.0云计算管理系统项目,其二是ParaStor300并行分布式云存储项目,不难看出,这两个都是围绕云计算展开的项目。

CloudView是曙光自主研发的国产云操作系统,具有虚拟化管理、项目管理、系统资源管理、资源状态监控、告警管理、计费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简单而言,它是实现系统和用户之间、和管理之间的接口界面,直接影响云计算的稳定可靠和安全性。据聂华介绍,此前曙光已经推出了Cloudview1.0和1.5产品,募投资金所从事的Cloudview 2.0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ParaStor是用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存储系统,它采用横向扩展架构,可以实现性能与容量的同步线性扩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并具有出色的性能和统一管理监控平台。曙光超级计算机中就大量采用了ParaStor高端存储,比如在曙光“星云”系统中就采用了ParaStor200,存储容量达16PB,包头云计算中心也采用了ParaStor200高端存储系统。

据聂华介绍,云存储历史上主要应用于气象生态地理等信息数值的分析,平安城市、生命科学、网电媒体、云计算中心,在这个领域当中曙光前期进行的云存储技术的开发,已经快速进入市场,并且得到了移动、银联以及国家气象局、建设银行、电信等等关键领域当中大范围的应用。“曙光ParaStor300通过一个分布式云存储进行构建,与今天的云计算环境进行了很好的相配和相容,更重要的是在EB级多站点分布式以单一故障可靠运行方面将让曙光的存储技术得到一个向前大的跨步。”

如今,云计算是IT产业中最为炙手可热的技术,曙光近年来也加速了向云计算转型的速度。在云计算的不同层级中,曙光将自身定位于IaaS基础架构提供商,依托自身在服务器、存储、超级计算机等方面的优势,在上海、深圳、成都、无锡、包头等7个城市自建并独立运营了城市云计算中心,同时承建及协助建设了20余个城市级云计算中心,并承担这些云计算中心的运维服务,实现了遍布全国的云计算版图。

这些云计算中心更多潜能也正在被挖掘:电子政务云、医疗健康云、中小企业服务云……曙光自主研发出的符合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社会管理创新系统”打通以往财税、公安、民政、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信息自我封闭不互通的状况,形成对数据的共享,大大减少了政府重复建设基础设施的成本,提升了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

今年10月,曙光推出了将云计算、大数据、HPC三类应用融合到一起的“超融合”架构,与之前传统的云计算架构具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云计算架构中只是将同类硬件资源组合在一起,每类资源以及应用本身仍然相对独立;而在超融合环境中,可以实现从硬件资源到应用以及数据的无缝融合。曙光“超融合”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是曙光融合了HPC超算中心、城市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建设的关键技术,打通各业务应用的孤岛建设模式,统一管理协调调度底层的存储和计算资源。目前曙光超融合计算架构已经在成都云计算中心有所实践。

云计算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和服务,曙光向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商转型,也正是向4个SP中的“Solution Provider”和“Service Provider”转变的一种体现。上市后的曙光有了更加雄厚的资本支持,无疑将会进一步缩短其云计算战略成功落地的时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条在云中漫步的“超级中国龙”将为中国云市场带来更具中国特色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 » 曙光上市之后,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分享到: 更多 (0)